阳春三月,温润的阳光洒满整个办公室,虞文品与我面对面坐着,他娴熟地展示着茶道技艺。我从色泽黄润、纹理柔美的黄花梨茶桌上,端起一杯色泽红润的祁门红茶。
两年前,也是三月的午后,虞文品与我品茗聊天。那时我们在办公室偏居一角的茶室里,不像今天这样在办公室的正堂有如此“放肆”的勇气。
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虞文品,难掩大龄文艺青年的气息。他说,现在该换一种生活方式了,也可以说回归自我,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必刻意去遮掩了。
这几年,国内外经济被阵阵寒流包裹着时,兴乐却在逆市中持续增长,成了全国电线电缆行业内屈指可数的龙头之一。目前,兴乐在全国已建立12个制造基地,达2000多亩,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在浙江省,兴乐更是电线电缆行业最大的企业。依靠高端产品,兴乐交出了一组出色的成绩单:企业先后成为北京奥运、长江三峡、京广自动化铁道、上海深水港跨海大桥、北京地铁及“西电东输”等重大工程的供应商,并荣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
副局长“变身”企业老总
虞文品将迎客的沙发换成了黄花梨茶艺桌和太师椅,这样的布置显得与办公室的氛围格格不入。他只想告诉很多人,他爱茶也爱喝茶。
虞文品办公室的冰柜里,收藏了上百个品种的茶叶,比一般茶行都要丰富,我曾在他私人的茶室品尝过中国十大名茶。但很少有人知道,就如他爱好摄影一样,这些“不良嗜好”在他担任兴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后,悄悄地埋藏在心底。
现在,在虞文品会议室的墙壁上,新挂起几幅摄影作品,下面赫然写着“虞文品摄”。
对于摄影创作的痴迷,虞文品曾在上学期间就拿老爸给他的生活费,买胶卷还有摄影器材,一个人躲在卫生间内“暗箱操作”,一身臭汗,任苍蝇蚊虫飞舞。工作后,将所有闲暇时间都用于摄影创作,还有作品获过省级金奖。
29岁那年,虞文品升为乐清某单位的副局长,用他自己的话说,做好本职工作外,闲暇之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便是“自在潇洒得很”。
正当虞文品春风得意、雄心勃勃地要在新的岗位上大刀阔斧的时候,父亲虞一杰自觉难有精力打理企业,要将家族企业的担子移交给排行老二的虞文品。
面对父亲的执拗盛邀,挡不住父亲老友的循循善诱,在虞文品多次拒绝、犹豫之后,他最终放弃公职,“下海!”,这也意味他要放弃很多。
21世纪初,“兴乐”集团还只是一个小企业,连企业商标都没有注册。虞文品用短短10年时间,将兴乐集团从一家小企业发展成年产值突破百亿,成为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的龙头企业。
去年,“兴乐”标商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这几年,兴乐集团在转型升级中,还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在全国建起了12个生产基地,特别是今年占地1000亩的黄山电缆产业园的横空出世,无疑给虞文品打造电缆业“兴乐帝国”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回顾10年里,从产品的创新,到员工的福利,甚至车间操作台上物品的摆放,每一件事,虞文品都不敢怠慢。
那是一种埋藏在心底的责任,选择接班,就是选择担起这份责任。在《2009中国民营企业少帅榜》中,兴乐集团的虞文品名列前茅。当有媒体问他如何接过父辈的财富与权杖,走到前台运筹帷幄时,虞文品却简单地说:“老爷子创下的,总想着有人接班,自己纵然千万个不愿意,但这个‘接班人’,还是自己。”
心有规矩自成方圆
“当时,我的兄弟姐妹都没在老爷子的企业里,”虞文品原则分明:“如果他们在,我就不来接班。”
虞文品不跟父亲同住,也不问父亲意见,在家里不谈工作,“我喜欢独自思考。”虞文品考虑得很周全,他很明确的一点,坚持按“规矩”做事,打破家族式、家长式管理。
虞文品从单位下海,也有较高的文凭,相对于众多温州电气行业的企业来说,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企业家。他说,每一次的思考和剖析,就是一次学习。他建议企业家要抽空去认真读读书,特别是要多读一些正规的经济管理类的书籍。他不喜欢有些企业家说案例,特别是一些年轻管理者,喜欢拿案例说事。他认为,做企业情况各不相同,这是纸上谈兵,是误导。
每次与虞文品对话,吸引我的是他的观点、理念,虽然有些表述可能不会被人接受,但每个人都有权利坚持自己的“坚持”。就如,在喝茶,虞文品讲到“茶文化”。他说,这是商家的噱头。而他喝茶只是自己的爱好,谈不上文化。
与喝茶一样,对于很多事情,虞文品都要定位好,不能太夸张。“一个社会要有道德标准,办企业也要有规矩。”他说,把太师椅搬出来喝茶,不是摆谱,也不是说非要喝出什么品位来。只是方便泡茶,轻松聊天。
虞文品曾在温州参加了一个会议,就谈到一个企业需要协调发展,就会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活,制度和管理模式上就需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弥补。他说,不能为了短期的辉煌而盲目追求,你要想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自己企业现有的团队,是否可以走得更远。
这几年,虞文品同样经历了两场寒冬———2008年的金融风波和2011年发生的温州老板跑路风波。但外面的狂风暴雨似乎与兴乐无关。主要原因是他是温州为数不多坚守实业的企业家。
坚持做实业,虞文品对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很满意。“我一直认为‘转型要量力、升级要给力’。任何一个行业的转型都存在风险,企业一定要慎重。坚守制造业,别人做太阳能,我们就做太阳能光伏电缆;别人做风能,我们就做风能发电电缆,这些都是高科技产品,都是升级。”
换一种方式说,虞文品对钱比较看得开。他说,有些钱是该你挣的,有些钱是不该你挣的。作为企业家,要掌握一个“度”,就是“扩张有度”,也是规矩做事。
走高端市场寻找自己的“蓝海”
目前,由于电缆行业准入门槛低,产品良莠不齐,市场还较为混乱。不过,国家也在着力整治这个行业。虞文品认为,未来,在以电力为主要能源不变的情况下,电缆行业永远都会有市场。
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并寻找自己的“蓝海”?在对市场进行分析后,前几年,兴乐“忍痛割爱”抛弃原有低端市场的五六百个客户,果断转型高端市场。尽管这一块市场份额减少了几亿元,但虞文品认为,如此一来,企业有效避免低端市场的恶性竞争,更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
然而对企业来说,开发新产品,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要在技术、工艺上严格把关。兴乐集团先后投入近亿元引进几十台国际顶级的数控式高速生产设备系统,每年还提取专门资金投入新产品开发,专门成立技术开发中心。为了破解人才瓶颈,早在几年前,兴乐在上海成立新产品研发中心,以吸纳更多海内外高素质人才加盟,满足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走高端路线,就需要在产品上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目前兴乐的产品分为三种,一种是在传统产品基础上不断做精,即对传统产品的结构、加工工艺进行改造;一种是做市场需求的产品,很多特殊产品别人做不了,都是由兴乐来完成;第三种则是做未来发展型的产品。
去年,由兴乐领衔26家民企起草制定的环保电线电缆联盟标准通过验收。最近,兴乐又有4项新产品通过省级认定,其中新型复合加强型采煤机用橡套软电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余3个产品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依靠高端技术给兴乐集团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兴乐一举成了国家许多重点项目和世界500强等的电力电缆供应商。今年初,兴乐集团迎来了开门红,已经收获了8亿多元订单。大部分合作商都是主动上门合作,也证明兴乐在电线电缆领域有较高的品牌认可度,才能得到如此高份额的市场占有率。
未来的兴乐是“社会的兴乐”
10多年前,刚刚接管企业的虞文品就说过,做企业和赚钱不是一回事,金钱对于他来讲只是一个数字,之所以辛苦而坚持不懈地办企业,是因为企业不是他个人的,而是社会大众的。
那时,虞文品认为一个企业老总就像是一个村的村长,好比辖区内有几千村民,你要把整个村经济搞好,福利搞好,治安也要做好,做到和谐发展。为此,他每天都忙于事务,从企业到办公室两点一线,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
现在,虞文品的思想理念中透露着,回归生活迹象。看来,这更多是一种自我超越。
虞文品在2013集团年度工作思路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打造“百年兴乐”。他说,未来的兴乐将是“社会的兴乐”。“兴乐”概念的扩大,可以说是一种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高度融合。
他提出,“业兴民乐、和谐兴乐”的企业使命,兴乐要“商行天下”、“驰名天下”,更要“善行天下”。
在乐清每年“慈善一日捐”活动中,虞文品年年慷慨解囊。迄今为止,兴乐集团累计已捐赠6000余万元,虞文品被授予“慈善家”称号。他的父亲也乐善好施,自掏腰包花5000万元建造一所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的老年乐园,并无偿献给社会。
虞文品说,办企业就应该担当一种社会责任,最关键是要把企业做好,让员工过上好日子,这比一般的社会救助更有意义。
前年,兴乐集团作为民营企业首次提出工资协商制度,由职工与企业各派代表,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达成共识后签订工资协议,给工人平等话语权。
工资协商制度推出后,兴乐集团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在兴乐集团一线员工工资普遍在5000元以上,员工平均年工资涨幅最高达到29%。企业每年还会通过工会选举出员工代表、职工代表,使基层的员工诉求得到及时答复。
虞文品说,一开始,员工提案中讲的最多是福利问题,现在讨论的都是企业如何发展的问题。这一点,让虞文品很欣慰,说明员工已经作为主人融入企业。
“员工生活幸福了,我自己也幸福了。”虞文品笑着说,“可以感觉出来,员工对兴乐从最初的认知,到认同,到崇尚,这个过程,我们用了12年。”
当一个企业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每一个兴乐人的追求一致时,可以说这个企业达到另一种境界了。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虞文品重拾心情,找回自己舍弃的爱好,重新回归生活,这更多是一种超越自我和现实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