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林伯强:能源价改最好时期不容错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29
核心提示:今日,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发表论文指出:眼下,中国能源价格实行政府成本加成定价,公众习惯于缓慢上调的能源价
今日,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发表论文指出:眼下,中国能源价格实行政府成本加成定价,公众习惯于缓慢上调的能源价格。然而,如何通过能源价改有效分摊能源成本?我国还需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将能源价格交由市场决定。

能源涨价是很敏感的事,调价就常会被理解为政府涨价而不是市场供需导致涨价,因此,能源价格长期低于供应成本。事实上,涉及能源价格的因素除了能源行业供需中的矛盾,还有严峻的环境状况。近两年雾霾治理措施中的控制能源需求,煤改气、煤改电将大幅度提高能源成本,需要进行能源价改方能减轻雾霾治理成本压力和进行有效的成本分摊,缓解价格上涨的影响。因此,政府提出“能源革命”,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容刻缓。

近年来全球能源供需状况和供应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十分有利于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特别是2014年以来全球能源市场供应宽松,能源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因此,当前能源价格改革时机较好,不容错过。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是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对全球能源市场有重要影响。眼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能源需求增长也将相应放缓,会比较大地影响全球能源需求增长。而国内方面,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将导致能源需求增长放缓,煤炭和电力的产能过剩。当需求放缓成为常态的时候,生产效率尤其重要,因此,能源价改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能源价改的基本原则是改变政府参加能源巿场的方式,从直接定价参与改变为通过财税和补贴等手段参与,通过能源价格改革和机制设计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因此,现阶段能源价改的核心应该是建立合理、透明的能源价格机制,辅之以公平、有效的能源补贴设计和严格的成本监管。

当前,能源价改的改革环境已经趋于成熟。我国以往实施能源补贴,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较低。但是如今,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7000美元,如果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具备了环境治理的收入条件。在环境和能源约束凸显的背景下,整体而言公众支持通过改革治理雾霾,决策层应该利用这一点,及时推出能源价改系列相关措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