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对话通光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01  来源:南通网
核心提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转方式、调结构。如何转、怎样调?这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南通市神马电力、中远船务、通光集团三家企业
      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转方式、调结构”。如何转、怎样调?这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南通市神马电力、中远船务、通光集团三家企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其成果均得到来通视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肯定。从本月8日开始,本版陆续刊发与这三家企业高层的对话实录,全景式展示这三家企业的成长历程,旨在提供样本,推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关注、推介这方面的典型,欢迎读者推荐。
      通光集团董事长张强,1960年6月出生,海门人,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光电线缆分会理事、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光电线缆分会理事。曾获得全国乡镇优秀企业家、中国光纤光缆30年风云人物、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省劳动模范、省风云苏商、市“三名”人物、市科技兴市功臣等称号。最新的胡润IT富豪榜上,张强、张忠兄弟排在17位,省内排名最前。
南通日报:上次采访是在去年南通“两会”期间,每次见到,你总是精神抖擞。一年来,你和企业有了哪些新收获?
      张强:2009年,我们研制的国内第一根节能型导线的推广使用被列为中央投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投资计划,这个新产品将成为我们未来3-5年重点发展的核心产品。
      去年,我们的海底光缆销售业绩创历史之最,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OPGW光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服务于国内首条直流特高压工程和国内最高水平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在老挝、印度等国际市场也业绩不菲。2009年前11月,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18%。
      南通日报:去年,温家宝总理来南通调研接见企业家代表的时候,你是三位受邀的企业家之一,请你回味一下当时的场景与感受,你向温总理汇报了哪些内容?
      张强:总理很亲切,座谈会前,他先与我们一一握手。会上,我先汇报了企业概况,随后,我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两个关于行业发展的建议:一是规范“最后一公里”光纤网络终端建设的政策,推动宽带建设拉动内需;二是加大节能型输电线路用导线的发展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我国电网节能降耗的水平。温总理对我提出的想法表示赞许。
      第二天,我们就召集集团高层和部门负责人开会,传达了温总理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制订了加大产品技术创新、资本运作力度的具体措施。
南通日报: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光缆市场中,你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而当年是如何涉足光缆这一行业的?
      张强:1991年,我创办了一家生产超长度铝塑复合带的小型企业,简陋的生产条件,艰苦的市场环境,却创造了投产第一年就实现赢利的不俗业绩。从宏观上看,当时整个光电线缆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充满希望的朝阳行业。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快速调整市场战略,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初尝胜利的喜悦,我坚定了继续发展的战略思路,1992年,公司开拓出了第一条光缆生产线。
      经过多年的拓展,目前,我们通光集团已经是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是全国十大光缆生产基地之一,同时,已成为涉足通信、电力、投资、房地产等行业,在美国、北京、上海等地拥有多家全资或合资子公司及研究开发机构的现代企业集团。
      南通日报:在你们公司内部的一堂拓展训练课上,你们打出了“打造一支狼性团队”的口号。请谈谈在众多的光缆企业中,你如何杀出重围?
      张强:通光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就是依靠技术创新,迅速开发出市场所需的各种新特产品,通光之所以能做强做大,并在今天激烈的市场中创造出如此成绩,靠的就是始终能够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节奏并且保持技术、质量的领先。
      自1992年成立之初,集团上下就确立了“为技术创新不懈努力”的理念,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十几年来,公司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家863项目、多项国家星火计划、重点新产品的试产计划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并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随着光缆在信息化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应用,通光紧扣市场需求,逐步拓宽产品线,现有的光缆产品已经拓展到海底光缆、OPGW光缆、ADSS光缆、气送微缆、软光缆等20多个型号、上千个品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