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王禹民:必须下决心改革电价形成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01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电改最难啃骨头在哪里?雾霾天气折射怎样的能源困局?重启核电,如何保障安全高效?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监管委员
      电改“最难啃骨头”在哪里?雾霾天气折射怎样的能源困局?重启核电,如何保障安全高效?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禹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就电力与能源领域热点话题坦诚布公、畅所欲言。 
      “必须下决心改革电价形成机制” 
      记者:电力体制改革持续较长时间,总结实际改革进展,您认为“最难啃骨头”在哪里? 
      王禹民:着重点是要下决心改革电价形成机制。目前现状是上网电价已经独立,但输电配电售电仍然一体化。按现有的体制实行煤电联动,煤炭价格下降,但如果上网电价和输配电售电环节电价不变,价格就不能疏导出去,这就导致不论煤炭价格涨跌、老百姓总感觉电价上涨的原因。 
      记者:您认为电价形成机制应当怎么改革?
      王禹民:在于体制和机制上的双重改革突破。简单地说,就是输电的不卖电。即由政府制定出台独立的输配电价,电网企业负责把电网这条“公路”建好,按输配电价收取“过路费”,用于电网投资建设和维护。同时逐步放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让发电侧和用户侧电价由市场形成,使煤炭价格从根本上与电力价格并轨,并传导到终端用户。比如:煤炭价格下降,上网电价随之下调,输配电价格不变,那么售电价格也将降低。 
      “与清洁能源相比,实现煤炭清洁利用更实际” 
      记者:雾霾频发,让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饱受诟病。加大节能环保,电力领域该怎么做? 
      王禹民:雾霾让更多人思考能源结构调整问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无疑是国际上保障能源安全、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2012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21.4%,同比增长28.5%。 
      毕竟远水不解近渴。我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2012年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8.6%左右。与其他途径相比,寻求煤炭自身的洁净发电技术更具现实意义。 
      同时,要多管齐下,加快建设低损耗、利于清洁能源接入的输电工程以及智能电网,实现电网综合线损率不断下降,继续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倡合理能源消费等。 
      “核电的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 
      记者:自去年提出稳妥恢复核电正常建设后,一些核电项目纷纷上马。是否意味着核电发展在加速?如何保证核电安全高效? 
      王禹民:我国2011年化石能源消耗达到32亿吨标煤,能源消费量大、节能减排任务重、资源紧缺的现状让我们至少不能放弃核电。但核电发展要强调安全第一,坚持稳中求进。 
      这种安全包括两个方面:核电本身技术和管理上的安全和核燃料的安全。目前核电三代技术在我国还没有完全投产,在引进法国、美国等先进技术时,还要加强比较、消化和创新,特别要尽快解决核废料处理问题,避免安全隐患。
      同时,严格按照国内国际相应安全标准执行,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划和产业政策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