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李立浧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7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核心提示:日前,中国科协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获此殊荣,这是
      日前,中国科协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获此殊荣,这是公司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
      面对荣誉,71岁的李立浧心态平和,他说:“对我而言,荣誉已不重要。我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尽可能为国家多做些事,多工作一些时间。”
      直流输电第一人
      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之后,李立浧就和电力工业结下不解之缘。40年间,他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辗转兰州、武汉和南方五省,我国多个特大型输电项目的建设进程中都有他的身影。早期的创新实践,让李立浧积累了大量经验,不少技术成果在西电东送及南方电网的工程建设中得以应用。
      40多年的科研和实践过程中,李立浧创造了中国电网建设的许多个第一:参加和组织了我国第一条33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参与组织我国第一条、也是世界第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技术攻关,为推进我国电网技术发展,尤其是直流输电技术与交直流并联电网运行技术快速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电力工程界,他被誉为“直流输电第一人”。
      据了解,“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是中国科协于1997年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设立的奖项,从技术贡献、科技人才培养、科学技术普及等多方面进行考核。从2010年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面向我国各领域的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每次表彰人数不超过1000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对被授予者只授一次,为终身荣誉。
      中国的工程规范该由中国人编
      “什么是创新?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想出办法来就是创新。”对于创新,李立浧有自己的见解。虽然电网建设中屡有创新之举,但“葛上”、“天广”的直流设备技术规范均是聘请外国咨询公司编制,耗资数百万美元,李立浧一直对此有所感慨。他认为,中国直流工程的设备技术规范应该由中国人自己编制,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贵广”的直流工程中,李立浧主持编制了“贵广”直流工程设备技术规范,不仅结束了请国外咨询公司编制技术规范的历史,而且成为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范本。
南网对世界的贡献
      南方电网是世界上结构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电网之一,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公司攻克了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集成、电网防灾抗灾、500千伏海底电缆联网运行、百兆瓦级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研发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确保了云广特高压直流等一批重大工程的顺利投产与稳定运行。
      “南方电网的交直流并列运行,不仅保证了南方电网区域内供电,也对中国电力发展作出了贡献,甚至是对世界电力工业作出了贡献。”李立浧说:“有人认为我们这么多年没有出安全事故是偶然的、碰运气的。其实根本不是,我们从2003年美国大停电后,就开始研究多回直流的课题,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国家,得出了很多明确的结论,在世界学术大会上做过技术报告,得到国际上肯定。”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电力系统专家吴复立在考察了南方电网后也认为,南网这十年取得的经验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交直流混合运行得这么好,没有出一例安全事故。不仅对第三世界国家,而且对欧洲、美国也有借鉴意义。
      科技上的成绩,与公司对科研的持续投入密不可分。十年来,公司年度科研投入从十年前的1.8亿元提高到18亿元;年度授权专利数从不足20项提高到400多项。公司已经逐步构建起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具有南网特色的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
      立足科技研发是南方电网公司要追求成为世界一流电网的立身之本。李立浧说:“未来,随着智能电网、大功率电力电子、储能技术的应用,电网的形态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南方电网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思路,要研究新技术、解决新问题,建设好未来的电网。在技术上要更加地引领潮流、引领发展,要做世界一流、国际一流的、有影响力的企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