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胡兆光:吸纳进口电力形成跨国智能电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9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核心提示:3月28日,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在2012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国际论坛上提出,从周边国家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进口电力,形
      3月28日,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在“2012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国际论坛”上提出,从周边国家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进口电力,形成跨国的智能电网。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要达到15%,二氧化碳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胡兆光指出,我国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中既要考虑需求,还要考虑节约,如高效照明、高效变压器、家电等。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以节约用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悉,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已安装5000多万只智能电表,2009年-2010年是智能电网规划、标准、设计试点阶段,2020年基本上达到全面完成。
      我国规划将于2020年在全球率先初步建成智能电网,胡兆光认为智能电网可以吸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吸纳更多的用户节约用电,把新疆、蒙古、俄罗斯的风电资源吸纳过来,来为我国建设智能电网。
      他指出,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可能是随着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大容量的风电可再生能源发展,还有海上的风电,来刺激跨国的智能电网。要从周边国家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来进口电,这就形成跨国的智能电网,比如说中亚电网,可以对可再生能源带来更多的利用效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