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工信部最近公布了上半年淘汰落后产能19个行业的名单,您提到这是工信部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下半年会有哪些具体举措来实现落后产能真正退出市场?
苗圩:最近几年,我们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但是坦率地说,现在新增产能的速度远远大于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所以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经过研究,2011年我们确定了“十二五”19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为适应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和大气污染防治的新要求,我们决定再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前一年也就是在2014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将追加目标任务,争取在2015年再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具体的目标任务正在与地方沟通和协商的过程中。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使更多的落后产能退出行业。
工信部最近公布了今年第一批淘汰落后产能的名单,分地区、企业和生产线,都非常具体。名单公布后,总体得到了认可,也有对名单里的一部分企业、生产线提出质疑的。这是一件好事,公布这个名单,就是希望社会各界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行监督。经过初步调查了解,现有3类情况。
第一类,关停确实是关停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落后设备还没有拆除,还具备再恢复生产的能力。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欠银行的贷款还没有还,职工的安置还没有着落,等等。但总而言之,淘汰落后产能真正落实到位,是把落后设备彻底地拆掉,不再具备恢复生产能力,这是完成任务的一个标准。
第二类,个别企业拿前些年已经淘汰的设备充数。对这种情况,我们发现一起严格处罚一起,并按相关规定追究有关地方、部门和企业的责任。
第三类,也有举报失真的情况。
总之,我们还要加大工作力度,使更多的落后产能退出,部分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并继续把这项工作做好。
记者:我们还关注第二批、第三批名单公布,这项政策是不是应该有连续性?
苗圩:有连续性,每年都有具体的目标任务。今年工信部还要公布第二批企业名单,分期分批把任务落实到位,19个行业、分省市、分企业都要落实到位。
工信部将继续督促按期拆除落后设备,同时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手段和市场机制作用,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健全落后产能退出长效机制,推动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实现淘汰与发展有机结合;加大对退出企业转型发展的财政等政策支持力度,指导做好职工安置,完善援助机制,确保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稳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