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林伯强:油品升级加价需兼顾不同群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8  来源:环球时报
核心提示:年初多地出现雾霾,机动车尾气被认为是重要污染源。2月6日国务院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全国从2015年初启用第四阶段标准汽柴油(
      年初多地出现雾霾,机动车尾气被认为是重要污染源。2月6日国务院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全国从2015年初启用第四阶段标准汽柴油(国四),2018年初启用第五阶段标准汽柴油(国五)。并就最敏感的埋单问题提出基本原则,即成品油价格按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
      以此为背景,昨天发改委出台了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确定了汽、柴油质量升级至“国四”每吨分别加价290元和370元;“国四”升至“国五”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
      油品质量升级的技术没有问题,升级成本和相应的油品加价,显然是油品质量升级的关键。政府采取的依然是成本加成来确定油品加价,通过对中石油、中石化已完成油品质量升级的改造炼厂成本进行审核,按照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消费者负担一部分的原则确定公布的加价标准。
      对政府而言,治理环境的成本通过“谁污染、谁负责”原则消化是必然的、可持续的选择,但价格政策需兼顾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影响。因此,政府还提出将适当对农、林、渔、城市公交等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
      目前各地油品质量升级进度不一,国内市场第三、四、五阶段标准的油品并存。如何有效执行价格政策,保护消费者利益,是油品质量升级政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消费者埋了单,油品质量是否真正“升级”,显然需要政府加强油品生产、批发、零售环节质量监管力度,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对违规企业必须提高违规成本。
      对石油企业而言,2015年启用国四和2018年启用国五, 是硬指标。因此在明确加价政策前提下,确保标准升级实施时间和保障合格油品供应,它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消费者而言,油品质量升级是一个过程,其影响也是一个过程,而且对不同地区消费者有不同影响。从幅度上说,北京、上海等地区汽、柴油质量从第二阶段升级至第四阶段时,每吨已经累计分别加价410元和480元,因此,这些地区油品质量升级至“国五”,每吨只需再加价50元,影响相对比较小。而其他目前还是“国三”的地区,消费者受的加价影响会更大些。从受影响的时间看,由于政府只是统一加价标准和油品质量升级启动时间,各地政府会结合当地实际,来确定其油品质量升级进程。显然,政府现阶段重点进行环境治理的地方,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确会走在油品质量升级的前沿。
      油品质量升级对我国环境的好处不需要再讨论,其他方面的影响还比较难以确定。总之,价格政策的操作方式是“统一公布,分散实施”,全国油品价格不会整体立即提高,因此其他方面影响应该有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