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张胜利:员工幸福是我最大的成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核心提示:我虽然是企业的老板,但企业的实质是社会的企业,为社会做一些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胜利感慨地说他18岁离开
      "我虽然是企业的老板,但企业的实质是社会的企业,为社会做一些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胜利感慨地说
      他18岁离开家乡温州去往东北打拼,30多岁开始重组安徽合肥一家频临倒闭的老国企,成为这家老国企的新少帅。他,就是中国绿宝集团董事长张胜利。
      “我们重组企业后,做的还是电缆,企业的品牌也得到了延续,并且一年比一年做得好,员工人数从接手时的50个发展到现在的960个。而且整个集团的产值今年有望达到80亿元,税收接手时第一年100多万元,今年有望达到4000多万元。”张胜利说:“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员工感到很幸福——员工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老国企”来了“新少帅”
      合肥电缆厂是国家电缆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国有大型二档企业、安徽省最大的电缆制造企业。但由于体制、市场等原因,曾经辉煌的合肥电缆厂在上世纪末,终于脱下往日的光环轰然倒下。
      张胜利,浙江温州人。18岁离开家乡开始了他自己的创业之路,做过贸易、卖过电缆等。2001年11月16日,年仅34岁的张胜利受上海胜华电缆集团董事长之托,到合肥考察投资项目,独具慧眼的他看中了濒临破产的合肥电缆厂,并于当月签订了《租赁协议》,正式开始了在合肥的创业史。2003年6月,他投资1.2亿元,全资收购重组了合肥电缆厂,重新注入资金1.01亿人民币注册成立了绿宝电缆集团,并担任集团董事长。艰苦的创业之路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由于合肥电缆厂是老国有企业,破旧的厂房、设备、水、电、路急需改造,他积极筹措资金投入技改,终于使绿宝重新站立起来,实现工业总产值1.37亿元。
      合肥电缆厂终于脱胎换骨,凤凰涅盘。但张胜利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又在思考如何发展、壮大绿宝。根据合肥市政府“退市进园”的工业发展规划,2004年绿宝电缆在瑶海工业园区购置600亩土地,开始了二次创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绿宝电缆相继成立了安徽绿宝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绿宝特种电缆有限公司、合肥镀锡丝有限公司。在全国规模经济排序中名列第2160位、荣获“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安徽省民营百强企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先进单位”,“绿宝”牌电线电缆荣获“合肥市质量放心产品”、“合肥市著名商标”,企业通过SQC认证、CCC国家强制认证。当年完成工业产值3.53亿元。
      “2005年,绿宝加大了品牌宣传力度,产品也荣获了一些奖励。”张胜利谦虚地说。此时,绿宝在全国规模经济排序中名列第1737位,公司被授予合肥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也就是这时,公司更名为绿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张胜利微笑地说。
      同年5月,张胜利为加强合作,实现共赢,联合安徽省内117家电线电缆制造企业成立了安徽省电线电缆商会,并被推举为会长;6月27日,投资5亿元的绿宝电缆高科技产业园正式动工,中国·绿宝电缆集团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为全国无区域企业集团;9月成立绿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会,成为合肥市第一家民营企业党委建制单位,并在当年实现产值4.94亿元。
      在张胜利的性格中,记者看到的是一种血性,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他乐于放手当前,敢于力拼结果。他也许不会保证每一个决断赢得结果的成功,但他一定坚信自己的义无反顾中方向和目标的正确。
      绿宝的“胜利”之路
      随着绿宝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2006年,集团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8亿元,累计上缴税收近2000万元,为社会直接和间接安排就业岗位1500个。
      2006年,绿宝集团成立了园区工程项目部。占地258亩,用电容量4350KVA,5个大车间厂房、锅炉房及其他辅助设施、技术综合楼、行政办公楼,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新厂区建设全面施工,其中塑缆车间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是当时亚洲地区电缆行业最大的单体厂房。
      为了施工质量和进度,张胜利来回奔波于老厂区和新工地之间,常常吃住在施工现场。对此,很多员工都不理解。然而,张胜利却认为只有呕心沥血的付出,绿宝才会有辉煌的前程。
      2006年,“绿宝”牌电线电缆荣获国家免检产品、安徽省名牌产品,绿宝集团跻身中国电缆行业20强、中国机械500强,并荣获安徽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安徽省民营企业50强。
      建设中的绿宝电缆高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投入巨资,购置了矿用电缆生产线、交联电缆生产线、1600成缆机等主要设备共计65台(套),扩大了企业产能,为企业早日实现百亿产值奠定了基础。
      同年9月28日,二期铜业项目开工(10个车间、配电房,总建筑10万平方米,用电容量4110KVA)。10月为实现科技创新、开发新品,与中国科技技术大学签订项目合作协议。11月安徽绿宝不锈钢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当年全年产值11.8亿元。”张胜利说。
      2007年,“绿宝”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安徽省电缆行业唯一一个驰名商标。企业获得安徽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安徽省民营企业20强、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会员单位、合肥市消费和谐优质服务单位、合肥市诚信服务双优单位,并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及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
      然而,当“绿宝”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时,张胜利的步履仍然是那么匆忙。他还有一个宏伟计划,就是要将安徽的电线电缆厂联合起来,组成大型集团。电线电缆是安徽的龙头产品,现有会员企业137家,2005年产值170亿元,2006年产值200亿元,上交税收20亿元,仅次于安徽汽车商会,在全省名列第2位。这样,对于产品的研发力,市场竞争力,进军国际市场是十分有利的。节约更多的费用,增加更多的利润。随着时间的车轮,“绿宝”进入了新的发展期。张胜利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通过对电缆行业的全面分析,张胜利认为中国电线电缆工业企业必须抓住新的发展形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电线电缆市场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的团队、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汗水!”采访中,张胜利说:“为客户提供完美服务和优质产品,为员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就是绿宝的企业使命。”
      也正是这种追求和探索,绿宝集团英才辈出。张胜利说:“人才是企业的基石。”一般来说,企业要获得人才优势一定要有吸引人才的策略、留住人才的办法以及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成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使企业拥有人才优势,成为人才高地。
      做一个有爱心的企业家
      “我虽然是企业的老板,但企业的实质是社会的企业,为社会做一些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胜利感慨地说。
      热心公益事业是张胜利人文理念和思想内涵。他常说:“我是龙的传人,就要做有爱心的人,我不能自己一个人富,要带动周围的人一同致富,要帮助困难的人。”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张胜利时刻不忘自己肩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谦虚地说,他对员工承诺,要让他们生活幸福,要让员工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买得起房子、车子。对于社会上的捐助只字未提。然而,记者了解到,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足以称得上“有担当的企业家”。
在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张胜利时刻不忘回馈社会。除了捐款、他还主动吸纳残疾人来企业就业。如今,在绿宝集团,常年有60多个残疾人在这里就业,绿宝集团给予了他们良好的就业环境。
鉴于张胜利的杰出表现,他先后获得了合肥市首届“中国特色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第二届安徽省“中国特色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等多项荣誉,去年他又光荣当选安徽省总商会副会长。
“今年,我们在企业大环境困难的情况下,销售增加了10%,这个成绩的取得非常不容易。”张胜利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成立了网络销售公司,销售增长速度很快。同时我们还成立了外贸销售部门。”
“在当前复杂的形式下,我们更应该面对现实,把握市场,齐心协力、提升品牌,将绿宝打造成百年老店。”张胜利充满信心地说。绿宝集团相继成立了党委、共青团、工会组织,成为安徽省最早的党、工、团组织健全的民营企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