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卢之云:创新路上“云潮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07  来源:扬州日报
核心提示:理念创新成领跑本世纪初,国内电磁线行业风起云涌。面对国内电磁线行业 粥少僧多带来的残酷竞争压力,卢之云清醒地认识到,如果
      理念创新成“领跑”
      本世纪初,国内电磁线行业风起云涌。面对国内电磁线行业 “粥少僧多”带来的残酷竞争压力,卢之云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只在行业低端打拼,就算能侥幸生存下来,也会拼个遍体鳞伤。要想成为同行的“领头羊”,必须要靠创新来“领跑”。
      思想解放迎来理念创新,而创新的理念又迎来了产品的创新、管理的创新,从而获得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年的努力,卢之云靠着创新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办小厂办成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行业“四强”。
      产品创新赢机遇
      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后,卢之云决定从产品创新、转型升级入手,进军油浸式变压器市场。2001年,投资1800万,新上纸包铜扁线生产线,一举抓住了全国城网改造的机遇。科技创新使迅达人尝到了快速发展的甜头,从干式变压器到油浸式变压器,再到电机、高铁、风电等领域,为迅达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先机。国内首个高铁项目所需绕组线全部来自迅达,迅达是行业内首家进入风电项目的企业。
      10年来,迅达先后建立了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发了10多项国家级、省级新产品,获得了省著名商标和3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及技术,8次参与国家行业标准修订……一组组数据,彰显了迅达在创新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和丰硕成果,也得到了行业专家和客户的高度肯定。
管理创新促发展
      2010年,公司举行中层干部民主测评,3人末位淘汰,其中一位是卢之云的亲戚。这些年,10多位卢之云的亲戚因为能力、业绩等原因,被调离管理岗位,卢之云没有打过一个招呼。卢之云认为:民营企业起步阶段走家族管理模式有其合理性,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管理模式必须创新,要建立一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内部管理机制。这也是迅达这几年能够迅速发展的核心要素。
      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把专业水平高、有管理经验的人员,提拔到公司管理岗位或领导层。建立业务技能和工作实绩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实行岗位技能和计件工资制,打破平均主义。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储备,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高校的30多名毕业生先后加盟迅达,迅达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较好的舞台。如今,80%的大学生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或成为技术研发、质量控制等关键部门的负责人。重视现有人才的培训培养,公司每年都要选送一批优秀员工外出学习培训,先后把4名高管送到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扬州大学读MBA,每年用于员工学习培训的费用都在百万元以上。如今,迅达500多名员工中,近40%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技术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0%以上,正是这支队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无论是在产品研发、生产、营销方面,还是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创新永远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卢之云用他的创新理念谱写了企业、人生的新篇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