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日前表示,为减轻东部地区发电环保压力,正规划建设12条治霾跨区送电通道,包括4条特高压直流线路、4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3条500千伏高压线路。国家层面主动提出建设特高压电网,这意味着2014年我国特高压电网审批将进入快车道。而与之对应的是,电气设备行业将进入高景气周期。
据报道,多项研究表明,我国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正是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最主要原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会议提出了防治大气污染的一揽子方案,诸多应对措施中,第一条就是能源机构结构调整,会议提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广使用洁净煤”。
我国发展特高压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一方面,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另一方面还有地理分布严重失衡的特征。我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但用电最多的是东南部,这就要求把能源资源就地转变为电力,远距离输送,在全国范围来优化配置,所以需要发展特高压。特高压电网,是指1000千伏交流和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网络,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和节约土地资源等特点。
各种迹象表明,与特高压相关的电气设备行业将进入高景气周期。据业内专家测算,本次大气污染防治输电通道共计投资约2000亿元。据了解,12条输电通道中,目前有8条特高压线路方案已经通过第三方评估。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透露,国网公司将负责建设运营其中11条输电通道,包括4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和4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其中最早一批送电通道将在2016年建成。国网公司年初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电网投资38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创近三年的增速高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初国网公司中标了巴西直流输电项目,这意味我国特高压技术已经走出国门,将分享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