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0日上午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投资展望”专题报告中国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网能源研究院的副院长蒋莉萍女士对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投资专题报告发表了点评,她表示,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讲,特别有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因为能源产品,它毕竟是有公共属性的,从行业来讲,我们希望不要再还原能源商品属性的时候,抛弃或者忽略了能源的公共属性,能源的公共属性是存在的。
以下为全文实录:
蒋莉萍: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看了这个报告的一些启示,包括共鸣。这个报告拿到以后,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有完全读,但是我很认真的把前面看完了,今天天完首席专家介绍完之后有了更深的了解。很多的感受,也有很多的共鸣。这里面着重上两点:
第一,报告里面提到的关于政策作用的问题。因为报告里面提出,未来得投资40万亿美元也好,或者48万亿美元也好,相对于竞争幸得市场信号的作用而言,他们认为能源行业的投资需求对政府的政策措施和激励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这个结论非常的重要,我记得在当前大家都在谈,前两天有习总书记的讲话里面也带出来很多的对中国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思考。这个时期里面,从个人来讲我是比较赞同这样的判断。因为三个方面:
1、这一轮的能源革命跟前两天能源革命不一样的影响:一是有外在的压力带来变革的需求,就是说它是因为环保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对能源安全各个方面的担忧,要求能源行业进行变革。二是这一轮的能源变革从能源要求方面,是从低密度的能源品质替来代高密度的能源品质,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可再生能源为主都是一些分散的能源,而且在除了环保的问题之外,用人特性方面对技术方面要求很高,这方面来讲,它在天然的竞争性方面是比较弱的,所以需要政策支持,是需要政策把这种压力变成投资者的动力,所以政策的作用很重要。
2、我们看到新一轮的变革,或者新一轮能源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综合策略,除了开源还要节能,政策对于投资的引导很重要。刚才的FatihBirol先生已经谈了,在两个情形里面总量差别不大,但是投的领域不一样,带来的成效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面可能完全依靠市场取选择、去吸引很难的,需要政府的作用、政策的作用。
3、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讲,特别有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因为能源产品,它毕竟是有公共属性的。前两天习总书记讲了我们要还原能源商品属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中国的能源。从行业来讲,我们希望不要再还原能源商品属性的时候,抛弃或者忽略了能源的公共属性,能源的公共属性是存在的,刚才我们说的N多的原因,我认为这一点信息对我们当前设计下一步的能源市场的框架、架构,我们在设计政策的作用点的时候,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下一步怎么考量政策与市场的关系,怎么设置好政策和市场的作用点,我们需要好好把这个问题捋清楚,否则能源投资不到位,我们再好的发展目标,或者再重要的能源行业的支撑作用也是难以实现的。
第二,关于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压力很大,同样是在刚才的话题下面,报告也说了,电力行业我们17万亿美元的投资需求里面,大概只有1万亿可能能够吸引到投资者,通过竞争力吸引到投资,这个压力在政策的依赖性问题上面,实际上可能会凸现的更厉害。这个原因主要是电力行业的下一步发展是在可再生能源的可诉求的主题下面。这个东西是两个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确实给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也是因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欧美这些发达国家里面得到的重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个动力。
我个人的感受,能源的低碳化,包括社会发展的低碳化,最后好像都会集中在电力行业的作用上面,所以电力行业未来怎么发展,可能不是行业本身自己就能够搞定的一个事,它是需要社会利益相关方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各方面关注,推动发展的。
同样报告里面提到,关于小型的分布式电源、小型的投资者、新的利益相关方进来以后,受到一些融资方的影响,带来一些发展的问题。这个我们看到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分布式电源的问题,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问题,或者因为融资渠道、或者条件不具备,或者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它的发展受到的制约,这个问题在中国尤其厉害。
因为我们整个大范围的市场化,实际上还在一个摸索的过程里面,所以我们在这个里面,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来谈或者来思考能源的市场化问题的时候,可能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