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滞后的勘探评价致中国页岩气迟迟未能规模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07
核心提示:近日,21世纪宏观研究院称,某种程度上来说,前几年勘探评价工作的滞后是中国页岩气迟迟未能规模发展的关键原因。由于页岩气勘探
近日,21世纪宏观研究院称,某种程度上来说,前几年勘探评价工作的滞后是中国页岩气迟迟未能规模发展的关键原因。由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中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2013年产量仅2亿立方米。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中国的页岩气开发在地质条件、技术能力、基础建设和体制机制等方面,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从页岩气开发的四大环节勘探、开采、运输、应用而言,中国式“页岩气革命”难以完全复制美国模式。

资源:具体储量不清,产能尚小。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页岩气区块能够达到提交储量的工作程度。而在储量上,虽然业内公认中国页岩气储量巨大,但可采储量具体有多少,国内外众多机构的统计数据不一,且数值差距很大,从10.3-12.6万亿立方米到31.57万亿立方米不等。

在产能上,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共设置页岩气探矿权54个,面积17万平方公里,预计2014年页岩气产量15亿立方米,2015年或超过65亿立方米。不过,虽然产量较小,但从国土部的规划目标来看,近期加快的步伐越发明显。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表示,提高可储量探明进度及产能预测能力,这不仅是资源评价的基础,更是制定能源规划,特别是中国页岩气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宏观决策以及资源管理的依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