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煤炭替代能源,在“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电将获得大发展。
与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相比,天然气在“十三五”起到的作用或许大得多。据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透露,“十三五”我国初步规划有九大天然气田及配套输运通道,其中陆上塔里木、长庆气田和海上东海、南海有较大增长潜力。此外,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增长潜力也是较大的。煤层气开发主要在沁水和鄂尔多斯东部,页岩气增长潜力在川渝。根据初步规划,“十三五”煤层气和页岩气产量都能达到300亿立方米,对国内天然气需求有较大支撑。
在气源方面,除了国内自产多元化之外,还将拓展进口渠道。“十三五”重点建设的输气管线有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和五线,沿海城市将布局LNG接收站,与国内管网线形成交错布局。
据预测,“十三五”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问题不是短缺,而很可能是过剩。2020年,国内有能力保证4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天然气主要保证民用,之后依次是交通、发电、化工和工业燃料。但是,初步预测的结果是,到时国内民用气需求最多不超过2000亿立方米,发电用气成本过高,其他方面又不足以消费掉这么多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