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国内电缆企业创新应抓小产品和中国特色产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7
核心提示:从国家提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以及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防治大气污染、削减炭消费的重要手段来看,风电将会是我国改善能源结构
       从国家提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以及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防治大气污染、削减炭消费的重要手段来看,风电将会是我国改善能源结构的一个领域。对我国2020 的风电发展前景下面将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常规发展情况下,2020 年风电发展规模
       按照“十二五”风电发展规划,以每年新增装机量18-20GW 左右的平稳速度发展,则到2020 年可以完成总装机量200GW 的规划目标。鉴于我国已经明确了9个风电建设基地,并将大力发展中东地区风能资源及海上风电资源,已核准风电项目甚至可以支撑“十三五”前期风电项目建设,因而,“十二五”规划初步确定的2020 年风电装机200GW 的目标应是有可能实现的。但也必须进一步优化电力调度运行,加快输电通道建设,尽可能的降低弃风限电现象的发生;在建设集中式风电基地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中东部消纳能力较强地区风能资源开发,从而保证“十三五”时期每年20GW 的增长规模。
       在应对雾霾、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情况下的发展规模
       多年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支撑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也带来很多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比如土地、水和空气等, 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气候变化, 各地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等。雾霾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理雾霾就有必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2011-2012 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6.6%,要实现五年下降17% 的目标,2013-2015 年需要年均下降3.9% 以上;2012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9.4%,累计仅提高0.8 个百分点,要实现到2015 年11.4% 的目标,2013-2015 年还要累计提高2 个百分点。
       全球电线电缆产品有几千个品种、十几万个型号,都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逐渐扩大和延续下来的。而那些产品创新,除了从橡皮和纸到普通塑料、从普通塑料到交联聚乙烯、从铜导体到光纤等重要改进之外,其他几乎都是产品性能上的改进或改良,并且都是从小做起的。这应该给我们一些很好的启示。
       似乎一说产品创新,人们立刻就想到要"搞个大的"、"搞个像样的新产品",而对于何谓"大"和"像样",连他们自己也一时说不清楚。
       我的理解,他们所说的"大"和"像样",无非是想搞出在行业内引起轰动的新产品,以吸引人们的眼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如果企业有能力、有条件做得到,这也无可厚非。但不要片面追求,更不要像法国大作家拉封丹所写的《要和牛比大小的青蛙》中描写的那样。
       拉封丹的寓言说,青蛙自感比牛小,很不服气,于是就拼命鼓肚子和牛比较大小,直到自己把肚子鼓破了,还是不如牛大。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不要拿自己做不到的事去和别人相比。其实,如果那只青蛙有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会永远比牛小,于是就苦练内功,跳到牛背上,让牛驮着自己,在牛背上自鸣得意,那才叫风光。这则寓言同样也告诫某些企业,不必与那些条件充分的企业做无谓的攀比,以致发生恶性自我膨胀而毁灭了自己。
       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开发电缆新产品实现产品创新时,千万不要忽视产品结构、性能上的微小改进,更不可贪大求洋。哪怕是微小的改进,也会直接影响用户的选择,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20世纪70-80's年代,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大力提倡"双革四新"和"小改小革",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改开以后,大规模地引进外国设备和技术,"拿来主义"成为技术进步的思维潮流。其结果,虽然我国电线电缆产业的设备工艺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但极少形成自主技术产权。
      如今,面对国家提出的产品创新,应该在现有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再次提出"双革四新"和"小改小革",从而使产品上档次、上水平,并创造出企业自己的自主产权品牌。
      俗话说:"庙不在小、有神则灵"。中小企业这座"小庙"里,如果真的有了一二个堪称灵验、能救活企业的新产品之"神",这样的企业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当然,企业把"神"请进"小庙",并让他灵光,还要得力、得法。就国内外经验来看,大体上有如下几种做法:
       小产品:产品不在大小,有市场就是好产品。现在业内流行的超高压陆用电缆和海底电缆,产品很大,但市场容量毕竟有限,况且也不是那么容易制造。而小产品结构简单,性能单纯,市场容量大,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切入点。仔细分析可知,几乎每一种小产品,都有继续创新的之处。光纤复合电缆已不再只是中高压电力电缆和海底电缆,低压电力电缆也开始纳入光纤。建筑布电线已不再只是铜铝导体,已经在使用铝合金。电气装备用电缆已不再只是PVC和橡皮绝缘与护套,已开始使用热塑弹性体,等等。从产品体积来看,小产品几乎都是些高端产品,其创新难度更大,也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机会。例如,收音机、手机和电脑用的耳机线,就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早在20多年前,就有电缆专家说过:"中国电线电缆行业规模之大,但为何做不出像日本那样的高档耳机线?"此话值得深思。
       少投资:对一般中小企业而言,产品创新的投资规模不宜太大。业内曾经流行一句口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意思就是要让企业的产品品种尽量齐全,尽量"刷新"现有的产品结构。这一思路并不错,但需要不菲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有些企业对技术革新始终心有余悸,他们提出的论调是"搞技改找死、不搞技改等死"。这两种倾向,都是在投资规模上陷入模糊境地。为什么不选择合适的小产品进行小规模投资呢?有些外国中小电缆企业,对产品创新的投入非常小心。他们所实施的产品创新点,主要是简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便于产品安装使用。这样的产品创新,并不需要巨额投资,实际上,那只是一些"小改小革",但往往却能引领潮流。
       见效快:实施产品创新的企业,都希望投资少、见效快。但是,如果对创新点看走了眼,或者朝三暮四,则很难收到创新效果。例如,有个企业前天说上马分支电缆,昨天说上马柔性防火电缆,今天又说上马立塔生产超高压电缆。决策人六神无主,东张西望,结果什么也做不成,白白荒废了大好时光。也有个企业,一直在那里稳扎稳打,产品创新年年开花,搞一个成功一个,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要想实现见效快,决策人首先要在充分了解产品市场潜力的基础上,以"短、平、快"的策略持之以恒地实施产品创新。至于人们常说的"船小好掉头",意思是说企业小、项目小,改变起来损失不大。如果持有这种理念,失败一次掉一次头,走不完的路,掉不完的头,则会一事无成,造成经济损失不说,也失去了市场良机。
       纵观电线电缆产品创新的历史,可以看出,除了很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或者国家指令性计划项目之外,一般中小企业在产品创新中,应从小做起,不可贪大求洋。小有小的优势,大有大的难处,土有土的辉煌,洋有洋的没落。何谓中国特色?何谓实现中国梦?只有从自己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产品,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民族工业产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