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要把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基本建成。
《行动计划》是“十二五”能源规划和“十三五”能源规划联结起来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前瞻“十三五”能源产业发展。“十三五”能源战略计划将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挑战一:42亿吨煤能否控制得住?
据估算,未来几年,我国煤炭消费年均增速将从过去的10%降至3%,2020年消费总量仍将超过44亿吨。《行动计划》强调要控制我国煤炭消费总量,首次提出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2亿吨左右,同时要加强煤炭清洁利用,以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来替代部分煤炭需求。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已经达到了36.1亿吨,2020年要控制在42亿吨并非易事。即使根据中煤协估算,未来几年,我国煤炭消费年均增速将从过去10%下降到3%,2020年消费总量仍将超过44亿吨。
挑战二:风电和光伏能否顶上?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并且确立了非常规油气及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新一代核电、先进可再生能源、节能节水、储能、基础材料等9个重点创新领域。
《行动规划》中也提出,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因此,消费比重提升的任务将集中在风电和光伏,这两个行业将面临较大压力。风电和光伏消费比重的提高要求行业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成本。把风电和光伏行业做大,较好的方式是分布式发展,这样对网络的冲击较小。这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要注重配套储能技术的研究。
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要动态考虑整个能源结构问题。当初在进行“十二五”能源战略规划时,并没有考虑到雾霾治理是核心问题。在“十三五”规划时,要吸取经验,从雾霾治理等具体问题,思考如何构建合理的能源结构。
挑战三:能源自给能力能否提高?
除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创新,能源安全也是《行动计划》重点强调的部分。《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行动计划》特别强调了对外依存度不能太高,其中关于能源战略的制定,关系到未来数10年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进口增长很快,石油对外依存超过60%,天然气达到30%,两者相加占能源消费进口总量的15%左右。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煤炭进出口要基本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