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核电发展步履维艰 须借鉴法国先进经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4
核心提示: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气候)危机和发展危机。发展核能是经济、环境与安全之选,是我国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中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气候)危机和发展危机。发展核能是经济、环境与安全之选,是我国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支柱,是向低碳能源体系过渡的主力能源。然而,从科普、宣传到公众接受这一过程,核电的步伐却步履维艰。

针对核电科普工作步履维艰的难题,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主任贾峰在11月21日举办的中欧环境治理项目年度媒体会议上建议,可以法国核电的先进经验为例,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借鉴:

加强核电独立监察和透明度

早在2006年,法国议会便通过了《核信息透明与安全法》,以保证在社会层面来确保透明度、在机构层面增强核安全主管单位的独立性,在程序层面改善核电站的法定地位。独立性监察和透明对于获取公众信任至关重要。

加强咨询及公众参与

核设施的接受度取决于早期与当地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并且在设施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应该持续进行。仅有法可依不足以获取公众对于核能的接受,由政府或专家出面来说服人们接受决策、接受风险信息的传统做法易引发公众对其客观性的怀疑,因此咨询以及公众参与有助于推动核项目获取公众信任。

全面实时沟通策略

一套全面的沟通策略要建立在全媒体平台的实时沟通上,有助于增强公众信任和接受度。核电厂等相关单位应在官方网页公布每月环境情况、信息中心访问量、组织参观信息、专题性和周期性媒体信息公布等。此外,核电站需要由具备技术知识,并能将复杂的科学信息转化成易于普通公众理解的语言的人来做发言人,而这些培训也必须由最能代表核电厂的内部职员来进行。

建立社会和经济计划

整个电站的生命周期内,应建立一个伴随核电项目的社会经济规划,已成为获取公众支持的真正资本。为了获取最优化的结果,当地政府需要能够解释该项目对于群众的切实的好处。而通过给当地实惠以抵消群体风险感受是增强群体接受性重要途径。

加强跨区域合作

鉴于核电站内在潜在的巨大影响以及群众对于核设施的极端敏感性,国家间有切身利益来进行跨境合作。来自相邻地区的媒体压力和公众意见不会因地理边界而被阻断,并能对核能项目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