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习李“高铁外交”成为世界关注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4
核心提示:高铁外交成为中国经济外交的一个关注点。去年欧亚之行中,李克强向时任泰国总理英拉、中东欧十六国领导人等介绍中国高铁,今年在
      “高铁外交”成为中国经济外交的一个关注点。去年欧亚之行中,李克强向时任泰国总理英拉、中东欧十六国领导人等介绍中国高铁,今年在非洲行、德国、英国、俄罗斯等行程中,更是多次提及中国高铁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认为,中国铁路尤其是高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和成套的设备,铁路人才储备量高,整体具有很强优势。同时,中国在短时期内迅速打造大规模高速铁路网络的经验也让国际社会印象深刻。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高铁拥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这都构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明显优势。

5月,李克强在非盟会议中心表示,中方积极参与非洲公路、铁路、电信、电力等项目建设,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中方还要在非洲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6月李克强访英时,中英双方达成共识,将推动高铁等领域合作,并将该项计划写入《中英联合声明》;7月习近平访问拉美四国时宣布,中国、秘鲁、巴西将合建两洋铁路,横跨南美大陆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三国将就开展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合作共同发表声明。

李克强参加中俄总理第19次定期会晤时,双方签署了“莫斯科——喀山”高铁发展合作备忘录,最终将“莫斯科-喀山”高铁延伸至北京。这意味着,一条超过7000公里长的高铁将连通北京、莫斯科,北京通过铁路前往莫斯科的时间也有望从现在的6天左右缩短至两天,而这一“备忘录”的签署,也意味着中国高铁有望在俄落地,中国居民去往莫斯科将增加一种选择。

专家分析,这条高铁的建设本身就将为中国及邻国相关产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回报。同时,还可以改善中国西北内陆的贸易地位,为中国产品销往西亚、欧洲创造便利,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复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