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线缆质量不合格人为因素占4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6
核心提示:从对平时样品检测发现,由于原材料不合格导致电线电缆产品不合格大约占40%左右,工艺装备占20%左右,人为因素占40%左右。12月12
      “从对平时样品检测发现,由于原材料不合格导致电线电缆产品不合格大约占40%左右,工艺装备占20%左右,人为因素占40%左右。”12月12日,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吴长顺在第二届中国(芜湖)电线电缆博览会暨产品质量峰会上说。

吴长顺表示,电线电缆产品从生产出来到产品生命终止,产品质量与原材料的产品质量、工艺装备、人为因素、安装敷设、设计和使用这几个因素有关,应该注重前三个因素。他说,从对平时样品检测发现,由于原材料不合格导致电线电缆产品不合格大约占40%左右,工艺装备占20%左右,人为因素占40%左右。

吴长顺说,当前电线电缆行业一线人员文化水平、专业素质令人担忧。如果一线人员技术不过硬,要提高产品质量谈何容易?产品质量是做出来的,提高电线电缆生产一线人员素质是必须的。

吴长顺说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还需严格控制原材料进厂检查,强化原材料性价比意识,建立原材料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能力;更新生产设备,强化生产工艺管理。使用精良的生产设备可以弥补操作人员素质不高的缺陷;加强产品出厂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当前电线电缆产品出厂性能指标的可追溯性较差;作为企业领导应该认识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做法已经被消费者、执法监管部门等熟悉,诚信经营是持续发展的根本。

吴长顺表示,招投标过程中的最低价中标,后期缺乏或者忽视质量监管是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下降和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不按规范安装敷设、设计不合理、选型错误和使用不当也是引起事故的诱因,随着电线电缆使用年限的增加,此类现象不能忽视。他建议,增加监管模式,广泛开展终端用户抽检宣传,同时提升“便宜没好货”的消费理念。

本届大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经济日报社、上海电缆研究所协办。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