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掌握光通信器件核心技术的,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和其同盟日本的厂商,且还在加速集中的过程中。日前,美国发布了“国家光子计划”,由政府出资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23亿元)邀请全美各地科研机构、企业参与打造美国的集成光子工艺研究院,加强美国光子技术实力。
对中国厂商来说,今后可能会更多面临因供应商被收购导致元器件断货的重大风险。由于国内缺乏替代供应商,这一风险将十分可怕。既然不能仰人鼻息,那就只有自强,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刻不容缓。
纵观国内外光通信器件行业的收购事件,涉及到光器件、芯片层面的多项核心技术,每一项都足以让大多数中国厂商眼红。但是,在这场技术与资本的游戏中,玩家没有中国人。
国内光通信器件厂商过于弱小,技术上也无法消化。此前,华为200万美元收购3leaf部分资产还遭到美国政府强力阻扰。中国厂商收购光器件核心技术面临强大的阻力。
Emore公司在2010年计划出售60%光通信器件业务股权给中国唐山曹妃甸投资公司,作价1.7亿元。结果由于美国政府的阻扰而宣告停止。现在Emore将这块业务贱价卖给美国厂商NeoPhotonics,说明当时Emore光器件业务发展并不顺利,美国政府的态度可见一斑。
掌握光通信器件核心技术必须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目前在基础研究领域投资最多、成就最大的是华为,据悉已经掌握了100G从芯片到器件到模块的完整技术,400G/1T光器件技术也在加大投入研究,在集成光子技术领域也有不少收获。此外光器件厂商光迅科技最近也在资本市场成功募集了6亿元资金,力图在光芯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大多数国内光通信器件厂商仍在搞所谓的“中国式创新”,只是在产品基础上做一些工艺细节的改进。中国的基础研究较薄弱,先进技术的研发难以一蹴而就,需要投入巨额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