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线缆“视觉污染”整治道阻且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4
核心提示:近日,金华老奶奶寒风中用一根树杈高举垂挂电线半小时让300多辆车顺利通行,倍感温馨。这则新闻感动了很多人,可是也让我们不得
近日,“金华老奶奶寒风中用一根树杈高举垂挂电线半小时让300多辆车顺利通行,倍感温馨。”这则新闻感动了很多人,可是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线缆敷设不当而造成的“视觉污染”和带来的隐患问题。

线缆“视觉污染”大致分为线缆违规悬挂、线缆下垂、飞线、“呼啦圈”等,其中“呼啦圈”最为常见且形象,即线缆被盘成一圈圈无序杂乱的线圈悬挂于电线杆上。“视觉污染”除了会对电力和通信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外,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路人和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

当前,线缆“视觉污染”情况严重到让人难以置信。以上海市为例,2014年中,上海电信对市中心的650条道路进行了巡查。结果发现,共有528条道路的2303杆架空杆、超过1万条架空线缆存在“视觉污染”,占比高达75.4%。

如果说城市的天空犹如城市的面容,那么一个被漫天“黑色蜘蛛网”污染的天空,就像是城市脸上的一块伤疤。这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反映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全国各大城市开始了线缆“视觉污染”的整治工作。

过去,在南宁多个城中村内,各种通信、网络、数字电视线缆密集,各种乱搭乱拉的线缆纵横交错。随着“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的深入开展,城中村内杂乱无章的通讯电缆线得到了有效的整治。

上海电信网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00年起,上海电信就加大了地面管道建设,并大规模促进架空线缆入地。截至目前,上海电信已累计投入30亿元资金。今年上海电信又投入了2.5亿元,只为了尽量减少老百姓头顶的那几根通信电缆。

……

然而,留存了几十年的问题想要完全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线缆“视觉污染”的背后是多家运营商激烈竞争的后果。小区通信线缆产权为多家所有、多头管理,加上整治维护经费不足,一些非主体运营商整治工作积极性不高,电缆入地谁埋单等因素,整治工作的推进力度不足,进展缓慢。目前来看,线缆“视觉污染”整治工作依然道阻且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