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煤中取水高效褐煤发电装置,是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和上海机易电站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研究设计的成果。整个工程耗费3年多,实现了世界褐煤发电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我国褐煤保有储量巨大,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褐煤约占全国褐煤保有储量的四分之三。但褐煤煤化程度低,在我国目前已探明的2000亿吨以上褐煤储量中,蕴含水量的高达700亿吨。如果在发电时直接燃用,不仅热效率低,还会排放大量污染物。
“通过在传统褐煤发电厂安装褐煤风扇磨中储式制粉系统及水回收系统,不仅成功实现了煤中水分的回收利用,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还显著提高了褐煤的燃烧效率。”东北电力设计院发电分公司热机室主任裴育峰说。
从“鸡肋”煤炭到浑身是宝的优质资源,煤中取水技术引领了一场技术革命。据介绍,以我国发电站使用最多的600兆瓦机组为标准,煤中取水技术可实现“零补水”,并能够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别适合富煤缺水地区。
东北电力设计院院长王勇人算了一笔账:600兆瓦机组的发电站安装煤中取水装置要增加投资2000万元左右,但由于燃煤效率提高、回收煤中水资源、大幅度降低电厂外部补水量,发电站在2年左右即可回收成本。
“根据计算,600兆瓦机组应用该技术后,每年可回收煤中水超过80万立方米,每年节约标准煤约6.6万吨。”裴育峰说。
“煤中取水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破解褐煤高效利用技术难题的最好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秦裕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