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光伏政策需顺应全球能源转型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08
核心提示:从2011年开始,中国光伏企业进入了行业的寒冬,连续的亏损以及连锁债务危机让众多光伏企业接连倒下,部分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产
从2011年开始,中国光伏企业进入了行业的寒冬,连续的亏损以及连锁债务危机让众多光伏企业接连倒下,部分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产业全面亏损之际,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给力的光伏政策,行业再次焕发生机,光伏企业正借势逐步走出困境。

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光伏国八条”,提出2015年光伏装机目标为3500万千瓦。随后,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和能源局也陆续发布了相关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上海、江西、河南、山东等地纷纷出台了补贴政策。一轮光伏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在政策的支持下,各地发展光伏的积极性大大提升。据统计,2013年,甘肃、青海和新疆三个省(区),地面光伏电站容量都突破了200万千瓦,累计达到640万千瓦,占全国光伏装机容量的60%。分布式也有很大增长,在装机容量前十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中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占多数。

虽然有好的政策支持,但光伏发电仍面临成本高、场地难找、融资难、收益期长、电站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在政策方面,执行刚性不足、中央与地方规划协调性不足,补贴不足等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光伏装机目标的实现。

下一步,我们需要扩大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范围,要对各省区市电网企业将提出明确发展可再生能源配额的强制要求,另外制定激励政策:对于完成配额的各省区市,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在年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考核时会折算为节能量,不计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如今,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已经是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我国光伏政策的制定也需顺应这一趋势,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的能源转型路线,在立法、规划、电价、补贴等方面设计符合我们国家光伏市场的政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