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重组红利!中石化石油工程投资减少利润反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08
核心提示:从2012年到2014年,短短两年时间,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就切身体会到了重组的红利!截至今年8月,重组后的石油工程公司与2012年
       从2012年到2014年,短短两年时间,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就切身体会到了重组的红利!

截至今年8月,重组后的石油工程公司与2012年相比,动用钻机数量减少了20部、投资总额减少了11.5亿、压减了队伍157支,然而,这样的情况下,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却均有所增长。

2012年,中国石化开始对石油工程板块进行专业化的重组,把过去分散在中国石化各油田的石油工程业务整合在一起。当时,中国石化的这一举动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重组前后的有什么变化?重组之前,中国石化的石油工程业务分属各油田企业,家家都有闲置队伍和装备,但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合作不足;重组之后,中国石化的石油工程业务与原来的油田企业实现了业务、资产、人员三分开,统一划转到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破除了企业之间的无形围墙,为资源优化尤其是装备资源的优化共享搭建了平台。

业内预计,这一优势在国家级页岩气产能示范区涪陵页岩气会战中尤为突出。据了解,重庆-涪陵-礁石坝,共有来自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的41支钻井队,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按传统模式组织会战,江汉工程公司至少需要花巨资新购10部钻机。在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的统一调配下,从胜利工程公司调剂了2台70D电动钻机给江汉工程公司,优选了中原工程公司符合要求的16支钻井队伍参加会战—避免了装备重复购置。

除了大力整合装备资源,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也在努力优化市场资源。重组前,中国石化西北、西南、华北等区域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激励,有的市场被分割得过散、过碎,不仅缺乏规模效益,而且影响施工效率。譬如部分地震勘探项目,由于划分过细,导致队伍、装备、人员等资源重复投入,不同队伍施工相互影响,制约了生产效率。

重组后却是另外一番模样。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整顿内部市场秩序,在西北、华北、西南、东北4个区域成立了项目协调组,规范市场运行机制,统筹协调外部关系。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公司某项目经理曾令龙对此深有感触。过去,像新疆西北油田塔河10区西三维勘探这样的项目,至少要两家不同的地震队施工。今年,由石油工程地球物理胜利物探公司一家中标,联队施工,减少了11万道接收点的重复部署,生产效率提高8%,节约成本近5000万元。

投资减少,利润反而增加。看似相悖的现象,却体现出整合、重组在当前这个时代的重要性。以此来看,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重组这步棋走对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