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核电:沿海核电推进易 内陆核电推进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09
核心提示:2013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中国的雾霾问题,火电、钢铁和水泥厂成为众矢之的,基于核电的清洁、无污染,因此它的发展似乎迎
2013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中国的雾霾问题,火电、钢铁和水泥厂成为众矢之的,基于核电的清洁、无污染,因此它的发展似乎迎来了转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沿海核电推进易,内陆核电推进难。

这两年,中国政府高层曾不止一次提出重启核电,并为核电发展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目前大陆地区在运和在建核电总装机48676MW,再过6年时间,这项数据将翻番,达到88000MW,届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核电国家。

然而,该计划如要顺利推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场福岛核事故,如同给核电发展的倡导者们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此后,国内的反核“声音”层出不穷,特别是内陆核电,由于地震等潜在风险及远离冷却水源等原因,内陆核电被认为不如沿海核电安全。

中国是否有能力保障核电的安全?至少很多老百姓都心存顾虑,很多地方政府官员也不相信。这些顾虑,将严重影响政府提出的核电发展计划的落实。

在88000兆瓦的核电装机规划之下,中国核电发展不能仅局限于沿海,而是必须向内陆发展寻求空间,中国政府也有计划在2015年之后启动内陆核电项目。

提及中国内陆核电,不得不承认,其在与沿海核电的“较量”中一直处于下风。在福岛核事故之前,中国17台在运核电机组均位于沿海省份——这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有关,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电力需求旺盛。近年来,中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提速,伴随而来的是能源需求提升。核电的两大特点:单机容量大、建设投资大,满足了地方政府对于能源和经济增长的双重需求。因此,核电企业当时就在江西、湖南和湖北三个内陆省份选定厂址,并推进核电建设的前期工作。

此时,福岛核事故以其灾难性的后果“征服”了大多数中国民众,重新审视核电成为人们第一时间的反映。同时,一些媒体不断放大“反核”事件,影响了人们对于核电的认知。为了防止中国民众对于核电“恐慌”的升级,核电企业人士也曾对争议做出了一些回应,但是效果并不明显。2012年,中国政府在做出重启因福岛而暂停的全国性核电建设计划的同时,表态2015年之前将不会建设内陆核电。

2013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中国的雾霾问题,遍布全国的火电、钢铁和水泥厂被认为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这些行业都将受到严格管制。政府同时确认,核电没有污染排放,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发展。以此来看,核电发展似乎有了转机。

然而,民众心理上对于核电安全性的那道坎真的就那么容易过去吗?如何向民众解释“中国核电是安全的”这一问题,核电行业拿不出太多的办法。而对于一些专家来说,他们的态度从“反对核电”转向“不反对沿海核电,但反对内陆核电”。

沿海核电推进易,内陆核电推进难。中国内陆核电发展究竟将何去何从,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