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新能源配额制,是指各省(区、市)均须达到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指标,在电源中强制规定必须有一定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如果达不到既定目标,基层政府和电网企业都将被问责。从欧美等新能源装机大国的情况来看,强制配额制度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配额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此前,关于配额制该不该实行,若实行的话比例该是多少等问题,业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另外,配额制中还带有问责条款,对未达到配额指标,或者在年中进度明显落后的地区,国家能源局将暂停下达或减少其新增化石电源建设项目。对超过配额基本指标的地区,超过部分的电力消费量,不计入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限额;对达到先进指标的地区,国家将给予示范项目、财政资金、电网建设投入等方面的支持。
目前中国具备规模发展条件的新能源,是风能和太阳能。根据2015年的配额指标测算,2014年新增装机规模,光伏要达到1500万千瓦、新增风电要达到1900万千瓦,才能完成2015年配额的基本指标。这意味着,到2015年,光伏和风电要新增千亿元的投资规模。
配额制的强制性约束作用还将有利于缓解限电情况。配额制出台后,电网企业会要求可再生能源多发电,以完成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指标压顶后,地方政府审批和建设新能源项目的积极性也将迅速加强。
从存量装机的改善程度看,配额制最利好风电;从新增装机的拉动作用看,配额制最利好分布式光伏。2014年上半年,除了新疆等局部区域,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弃风率下降,配额制将使弃风限电问题进一步好转。目前,风机制造企业逐渐进入开工旺季,局部制造环节甚至已出现供给短缺现象,导致量价齐升,这将为风机制造行业创造较大的盈利弹性。
综上所述,配额制除了推动新能源装机提升之外,还会连带解决弃风限电等行业痼疾,这将释放新能源的投资热情,引发中国第二轮新能源投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