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光伏发电走进“春天” 带动光伏产业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8
核心提示: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海宁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海宁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规模135.47兆瓦,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2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海宁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海宁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规模135.47兆瓦,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大部分项目将于月底完成并网。海宁市以光伏应用带动产业健康发展,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光伏应用带动光伏产业发展

去年,海宁市建成光伏发电项目规模51.3兆瓦,占了浙江省装机的十分之一。今年,海宁市又争取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135.47兆瓦。目前,全部项目都已经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达12亿元,完成安装超过133兆瓦。至12月10日,新增装机规模中已成功并网22兆瓦,12月底大部分项目也将完成并网。

这些光伏项目投入使用,给海宁市经济和环境带来双重利好。至11月底,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发电超过3000万千瓦时,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有效优化了海宁市用电结构,在用电高峰时期,为企业平稳生产保驾护航。而这3000万度电相当于节约了标煤1.0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产生了较为可观的社会效益。

光伏应用全面推广,带动了海宁市光伏产业发展。今年,海宁市光伏产业进入全面复苏与新一轮快速成长时期。数据显示,至11月底,海宁市光伏产业规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2.7亿元,同比增长29.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晶科、芯能等企业真正初步实现了以应用促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9月,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京运通等合作伙伴,大力推进光伏应用,3个月时间内,在红狮、港龙等企业中建成了80多兆瓦的装机规模,并率先实现全部并网,加快了企业光伏产品的消化利用。公司负责人介绍,明年企业计划向外拓展,新建30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光伏应用来带动产业发展。

茂硕诺华15兆瓦微电网系统项目是今年海宁市最早启动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该项目由海宁茂硕诺华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1500万度。公司负责人庄坤江介绍,项目将采用公司研发的微电网系统,由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并实施。

跻身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海宁经济开发区成功跻身国家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3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行列。

根据示范区的建设要求,海宁市计划于2015年底前建成2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并在发展模式、投融资模式、电力交易模式和专业化服务模式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创新。“这必将推动海宁市光伏发电应用领域取得更快发展,也为海宁市创建省清洁能源示范县(市)奠定基础。”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海宁市加快推动光伏应用,出台相关补助政策,在国家、省财政补助基础上,再给予发电补贴,对屋顶资源提供方提供一次性补助,推动光伏发电在海宁市得到更大范围利用。同时,在审批、验收、并网、发电等环节给予了较大支持。

据介绍,明年海宁市将在继续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同时,规划培育发展光伏应用关联产业基地,光伏发电管理与智能电网应用集中区,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发建设更大市场,形成更大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