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光伏产业如火如荼 光伏产品质量引重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8
核心提示:现场检测的11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运行一年期组件当中,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之后,51%的组件衰减在5%到10%之间,其中大约30%的组
        “现场检测的11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运行一年期组件当中,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之后,51%的组件衰减在5%到10%之间,其中大约30%的组件功率衰减超过10%,8%的衰减超过了20%。”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2014年中国光伏高峰论坛上公布的这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光伏产品质量并不容乐观。
      众所周知,中国的光伏产品受到欧美双反因素影响,出口急剧下滑,由95%的出口迅速降低到70%以下,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危机。扩大国内市场消费,成为解决行业弊端的重要办法。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近日表态,今年力争全国光伏发电新装机容量达到13GW以上,2020年达到100GW以上。
       光伏产业如火如荼的同时,光伏产品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全行业的重视。王勃华说:“如果面对美国的‘双反’,欧盟的‘双反’,行业组织、业内专家、政府机关、政府领导人都可以为光伏产业说话,理直气壮为我们的行业辩解,为行业去做工作,然而一旦我们的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就没人替你说话。”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出口国、制造国和市场,但就目前而言,中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取得与市场规模相称的一流地位,与日本、美国等国的光伏制造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在国内一些光伏电站项目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光伏组件实际衰减远远超过了预期,或者所承诺的情况。后果往往因为供货商能力有限,开发商很难得到完全补偿,只能通过双方协商,互相承担一些损失。
       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两年,全球光伏行业经历了低潮,中国光伏行业几乎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不重视质量,将很难走得太远。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主任、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喜文华表示,我国要想从光伏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必须保证产品质量,“质量不行永远占领不了市场”。
       在大规模扩张光伏产能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光伏产品质量决定了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也需要加强对光伏企业的质量监管,加强标准体系建立,保证工程质量的健康运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