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5日,加拿大政府宣布正式对来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太阳能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相比于此前国内光伏产品接受“双反”调查,这次调查范围有所扩大。这包括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光伏组件和层压件,以及其他共同运输或包装的层压件,值得注意的是,由非晶硅、碲化镉或铜铟镓硒制造的薄膜晶体硅产品包含在列,也就是说,一度被行业认作规避“双反”风险的薄膜光伏产品也不能幸免于难。
统观国内其他主要的光伏生产商,对加拿大的出货市场比例也不大,甚至没有单列为一个市场区域进行统计。
阿特斯传播部负责人说,公司在美洲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在加拿大的业务早已转向光伏地面电站,这些项目很早以前就通过了当地政府审批,所以这些产品不在这次“双反”调查范围,而且阿特斯在加拿大拥有工厂,这次调查对公司影响有限。
“尽管如此,加拿大‘双反’调查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担心其他国家会纷纷效仿,阻碍光伏产品贸易的自由化。”上述人员表示。
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业务人员表示,加拿大这次“双反”调查可能会对公司在海外市场开拓上造成一定制约,尽管它没有之前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双反”规模那么大。
12月11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组织国内光伏企业召开“加拿大光伏产品双反案应诉工作会”,商会工作人员表示,这次参会的企业并不多,工作会不对媒体开放,主要是针对各家企业涉案情况制定应诉方案。这个现象或许能说明国内光伏企业对加拿大“双反”调查并不“上心”。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我国今年光伏产品出口额预计在110亿-120亿美元之间,现在国内光伏产品海外市场集中在日本和美国,加拿大所占份额非常有限,并不是中国光伏的主要销售市场。
“说句通俗的话,加拿大光伏制造业对中国的态度就是‘羡慕嫉妒恨’。”孟宪淦表示。
加拿大当地光伏生产企业认为,中国的补贴和倾销行为使得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价格非常低廉、在当地拥有明显的竞争力,这迫使他们只能通过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孟宪淦认为,加拿大光伏生产商们的申诉听起来有些酸溜溜,因为中国光伏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这是他们难以撼动的市场基础,由此引起了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拿大‘双反’调查更多是当地自身的问题没有解决,光伏企业的生产成本依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