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经验借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14
核心提示:德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先锋,既经历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又避免了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经历的可再生能源泡沫破灭。因
       德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先锋,既经历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又避免了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经历的可再生能源泡沫破灭。因此,德国在管理可再生能源的政策特别是德国近几年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改革值得后来者学习。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一直备受赞誉和推崇。自2000年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发电量中可再生能源所占比率已经从2000年时的6%上升到2013年的约25%。但是,其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称得上惊心动魄。以光伏为例,和西班牙以及意大利一样,德国的光伏发电市场经历了疯狂的发展。虽然政府对光伏的FIT和补贴递减率进行了多次大幅度调整,从2010年到2012年的3年间,平均每年的装机容量增幅达到7GW。2012年高达7.6GW。2013年末,德国光伏装机总量已经达到35.7GW。

伴随着这种疯狂发展的是快速上升的补贴成本。有报告称,截至2013年,德国民众承担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总计高达约31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634.07亿元)。预计到2022年要达到68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284.28亿元)。其中2014年一年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就可能要达到23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87.33亿元)。即便是德国这样一个高收入的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成本的快速上升也让消费者感觉到不能承受之重。目前德国已是欧盟成员国中能源支出最高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而出现的FIT,不断推高电价,不断侵蚀民众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基础。

自2009年以来,德国对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逐步调整。2009年引入了增长通道的概念,将补贴的递减率和装机容量挂钩。2012年进一步收窄了通道,将每年太阳能的装机容量限定在2.5-3.5GW。规定在FIT每月递减的基础上,根据装机容量,再调整可变的递减率。且设定补贴光伏的上限为52GW,即总装机容量超过52GW后,不再对光伏提供FIT补贴。2012年的改革,标志着德国大幅度修正了积极的可再生能源政策,由“过度支持”向适度发展转变。2013年,太阳能的装机容量由前一年的7.6GW降低到3.5GW。2014年6月份通过的“德国可再生能源改革计划”,更是对目前的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了“彻底改革”。最迟在2017年,德国将采用竞价,而不是FIT的方式,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总之,德国最近两年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大调整,表明可再生能源不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越早越好,更不能唯我独尊。发展可再生能源不能搞大跃进,也不能脱离整个系统单兵冒进。

注:本文采用汇率为 1欧元=7.771元人民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