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记者对安徽联硕实业有限公司这家主要生产电线电缆等产品的企业进行了采访。“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直径0.152毫米稀土铝铜合金高频高导导线,不但导电性能达到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还比以前机械强度提高了20%,抗腐蚀性能提高了一倍,耐磨性能更是提高了约10倍。”公司董事长鲍征告诉记者,面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创新求突破成为联硕实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持续的创新接力,不仅有效激发出企业的活力,也为企业增添了充足的发展后劲。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4337万元,利税1325万元。
从2008年企业成立起,联硕实业就把科技创新作为公司首位发展理念,每年按销售收入的5%提取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先后引进专业技术人员36人,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联硕实业营销主管徐春兰告诉记者,上半年公司的出口销售额为300万美元,依托阿里巴巴、环球资源,通过网络营销来拓展市场是公司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谈及稀土铝铜合金高频高导导线这种线缆产品,联硕实业研发部负责人李国林表示,该产品的重量比铜合金导线轻,市场价格要优于铜、铝合金导线,同时性能也比铜合金导线和铝合金导线要强,主要用于高铁、飞机数据连接,实现高频高速传输。说到稀土铝铜合金高频高导导线,公司于2010年把目光瞄向了这一产品。据了解,该产品的研发难度在于稀土和铝铜合金的配比,一丝细小的差异就会导致产品性能千差万别。但是,经过3年时间上百次的试验,公司终于在2013年10月,将这种直径只有0.152毫米的导线研发成功。那一年,该产品就获得了安徽省重点新产品认证。目前,这种规格的导线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国只有三家公司可以生产,其中安徽联硕实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家。
据了解,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联硕实业和合肥工业大学、上海电线电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把高校和科研院所变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引进科研专家,共同研发新线缆产品。从2008年至今,联硕实业先后研发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件,实用性专利证书22件,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3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自成立以来相继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研发检测设备,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润超过10倍以上。”鲍征介绍说。尝到科技创新甜头的联硕实业,眼下正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拓展稀土应用领域,将科技创新持续接力。目前,联硕实业自主研发的稀土铝合金高强高频高导项目,已进入产业化阶段;IP-562M远程电子监控装置及系统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
经过对安徽联硕实业有限公司的采访,记者联硕的线缆产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记者深刻地体会到是自主创新铸就了联硕线缆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