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大单频出。日前,俄罗斯水电集团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就水电站建设签署合作协议。此次双方水电合作,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两国能源合作的领域,也再次向外界展示了两国能源合作的良好前景。

电力能源合作是中俄间一项战略性合作项目。据统计,从1992年两国开展电力合作以来,中国对俄购电累计突破136.39亿千瓦时。在此期间,中方企业也参与了俄罗斯境内一些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项目。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后每年对中方出口电力600亿千瓦时。目前,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富余电力还不足以满足中国方面的购电需求,如果要大规模向中国出口电力,必须加快发电站和输电线网的建设步伐。
俄罗斯是水力资源大国,但其境内有80%的水电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将巨量的水资源变为可供利用的能源,并依托电力贸易将这些能源充分利用,对俄罗斯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新建水电站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带动当地税收、就业、服务业和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产生倍增效应。对于中国来说,出于环境保护的压力,减少通过燃烧煤炭和天然气发电,从境外进口现成的电力,已经成为一个切实的选择。
在全球能源格局发生新变化和出现重大调整的背景下,中俄双方在能源领域应致力于超越单纯能源贸易模式,而开展上下游一体化的全面合作。发展水电合作将有利于优化中俄能源合作结构,拓展能源合作的领域,带动双方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使能源合作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