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国家电网在今年5月正式宣布放开充电桩设施的投资权,允许社会资本进入。目前在上海已有首批民间资本启动了充电桩投资计划,将于年底建成。
相对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并不能同步,而大部分社会资本对进入充电桩建设仍持观望态度。有业内人士分析,相较于国资,民间资本投资建桩属于“单打独斗”,不仅需要解决选址、土地资源等问题,还需要有明晰的盈利模式,但目前并无明确的政策细则出台。
由于充电站、充电桩网点建设不到位,导致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比较担忧,同时也造成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能快速提升,这又导致充电站闲置,运营商亏损,从而减缓新增充电站、充电桩建设。因此,国家电网于今年3月呼吁市场投资放开,欲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共同建设充电桩。5月,国家电网正式向社会资本发出邀请,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两个市场。紧接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加快新能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重点指出了要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并围绕城市规划、充电设施用地政策以及充电设施电价政策等多个方面出台相应规定。
在充电桩市场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各地政府的推广热情也纷纷高涨。据统计,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都明确了充电桩建设目标。
在巨大的市场诱惑下,已有民间资本启动了充电桩投资计划。不过,由于市场需求难以预估,初期只是小规模投资。充电桩技术门槛并不算高,如果民间资本尝试小规模运作,可能仅需要千万元左右就能启动。不过,多数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建设领域仍持谨慎乐观态度。目前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能够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补贴拉动,因此对市场真实需求很难作出准确预估,也无法计算投资回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