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华电信需要开辟全球化“第三条道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9  来源:电缆网
核心提示:中国华信在聚焦ICT业务的大框架之下,从零起步,通过并购初步确立在企业网领域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地位与发展战略,这算不算开创了
      中国华信在聚焦ICT业务的大框架之下,从“零”起步,通过并购初步确立在企业网领域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地位与发展战略,这算不算开创了另一条全球化道路?
      中国华信一开始就致力于全球化经营发展,但却不具备联想与华为那样的条件。中国华信觉得自己也能成功,因为背后站着“中国贝尔”,它给中国华信带来一些非常明确的企业特点。中国华信有来自上海贝尔的国际化人才与经验的支撑。基于多年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华信管理团队熟悉国际商业规则,了解欧美文化特点,同时关注地区社会政治环境,注重沟通策略。如果没法与人家有效对话,全球化自然是一句空话。
      中国华信收购阿朗企业网之前,上海贝尔即顺利完成收购总部设在德国的安弗施(RFS)无线射频系统业务,这是团队全球化运营的第一次试水,非常成功。
      中国华信是一个全新的平台。过去,上海贝尔毕竟受体制机制的制约。企业发展是服从于公司两大股东意图,其中外方还要多一股,要实现其财务并表,所以企业很多战略意图需要相互协调达成共识,只有达成共识了才能干成事。有些决策确实慢于市场。企业要完成一个产品需要全球协调,所以中国很多的市场需求与反应,得不到快速响应。2011年,中方股东总算建立中国华信这一个大平台,由上海贝尔中方的管理层有一部分人出来运作,履行与实现中方的一些战略。
      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发展的探索,比如搞混合所有制,探索如何实现产业与资本如何结合,如何寻找到与新的技术的结合点,如何能充分地吸引人才等等,中国华信也要尝试在体制机制上有更多的突破,真正实现市场化,按照市场的规律,按照市场的资源配置,才能与各种所有制抗衡。这一块儿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华信还有很多新的文章在规划。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