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了前三季度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前三季度,钢铁行业遭遇了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与钢铁需求强度下降的双重叠加,1至9月份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约5.6亿吨,同比减少516万吨,下降0.9%。
受益于上游铁矿石价格的下跌,1至9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继续保持盈利,已实现扭亏为盈。钢铁行业虽然整体保持盈利,但盈利水平仍然很低,基本处于盈亏边缘。预计四季度钢材市场的供求关系不会有根本性改变,伴随着冬季钢铁消费淡季的到来,钢铁行业又将面临更严峻的运行压力。
未来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钢价低迷、行业微利、长期面临运行压力将成为钢铁行业业的新常态。如果结构不调整、过剩产能不化解、供求关系不调整到相对合理的水平,那么钢铁行业将更加难以好转。因此钢铁行业需要转变在高增长和高盈利时期形成的“产量即效益”等传统思维方式,抛弃不计代价、片面追求规模的粗放发展模式,一边主动控制产能产量释放,一边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种档次,不断满足日益提高的下游用户新需求。
虽然钢铁行业持续面临下行压力,但从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和粗钢产量增速放缓的趋势来看,长期以来盲目投资、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增长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钢企要加快适应行业新常态,尽快实现钢铁行业发展由“量”到“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