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智慧触角已进一步伸展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工信部数据,仅2012年,全国有320个城市共投入3000亿元建设智慧城市。近期,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宣布启动第三批智慧城市申报试点工作,明确智慧城市2.0时代的顶层设计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实行低碳、生态、绿色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城市规划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清洁技术燃料,创建和谐美满新社会等,都需要智慧、智能的管理,由于“智慧城市”的普遍做法是将高科技运用到城市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也使各种软硬件设施全面改善,从而达到全面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
“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而长期来看,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实,智慧城市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并辐射整个智慧城市产业链。
“智慧城市”战略将刺激并带动从上游的设备设计、生产和安装,到中游的应用开发、信息集成和云计算,再到下游各个领域的运营的整个IT产业链条全面发展。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在每个领域都将产生大量的订单需求,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订单效应已经辐射到了通信、交通、基建、安防等多个领域,这些细分领域的优势企业或将获得高速发展良机。
包括“智慧城市”在内的“智慧地球”战略,或成为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次科技革命。以“智慧城市”项目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将可能重演20世纪末期科技网络浪潮,不管对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都将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