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一路跌,山东部分地炼企业也因此而陷入了发展困境。
山东地炼企业深陷困境为何会出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大跌的时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山东地炼企业没有原油进口及使用资质。
据了解,由于原油供应体制的原因,山东地炼企业国内原油资源计划仅有122.2万吨/年,而且没有原油进口及使用资质。与央企相比,山东地炼企业加工的劣质重油性质较差,只能通过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国海油三大集团合作,取得部分原油资源。
油价大幅下跌,很多山东地炼企业要么选择检修,要么干脆不开工。金银岛分析师韩景园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对于没有原油进口资质的地炼厂来说,短期内只能继续使用之前储备的高价位原油进行炼化,但成品油受原油影响而降价,开工就意味着无利甚至亏损。
事实上,山东很多炼油企业工艺水平已经很高,甚至超过“两桶油”。但是,由于原油不能自主进口,因此当地炼油和下游石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阻力重重。地炼企业天天盼着国家有关部门放开原油进口权。目前,地处山东的胜利油田每年会给恒源石化13万吨的原油配额,但对于年加工能力300万吨的企业来说,这显然是杯水车薪。
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时候,山东地炼企业急切地盼望着能够获得石油进口及使用资质,进而使企业能够真正摆脱当前的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