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国通信行业的4G元年,随着FDD混合组网试验许可的放开,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全新的4G套餐,正式拉开了4G竞争的序幕。对运营商而言,设计符合客户需求、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4G套餐,是吸引用户加入、促进业务增长的首要因素。环顾全球,日韩是较早开展4G商用的地区,发展环境、市场环境与中国都存在类似地方,值得国内借鉴。
日本:4G套餐比3G更简洁
日本的4G运营商主要有NTT DoCoMo、软银和KDDI。DoCoMo是2010年12月推出FDD-LTE商用服务(品牌为“Xi”)的,发展一年多用户增长缓慢;软银抓住机遇从2012年2月开始推出TD-LTE商用服务(品牌为“Softbank 4G”),一开始只提供数据卡业务,至同年9月推出FDD-LTE商用服务,包含数据和语音全部业务;KDDI也于2012年9月推出FDD-LTE商用服务。
韩国:4G策略差异明显
韩国的4G运营商主要有SK电讯、韩国电信和 LG U+。SK电讯和LG U+ 在2011年7月开始LTE商用,韩国电信晚其半年于2012年1月商用LTE。受益于较好的LTE网络覆盖、较低的套餐资费等,韩国LTE用户数发展很快,到2013年底韩国LTE用户数已突破2700万,超过一半的移动用户选择4G网络。
综合看来,韩国三家运营商基础不同、LTE起步时间不同,因此在资费策略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SK电讯是韩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最早商用LTE,主要定位中高端客户,4G定价高于3G保证用户APRU,凸显业务差异化。
韩国电信是第二大移动运营商,LTE商用起步最晚,通过较低的入网门槛和低廉的资费快速吸引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