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外媒: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中东投资受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2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核心提示:11月12日,彭博消息,国际能源署称,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在中东地区的投资遭受严重挫折,其中包括在苏丹、伊朗、叙利亚和利比亚等
      11月12日,彭博消息,国际能源署称,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在中东地区的投资遭受严重挫折,其中包括在苏丹、伊朗、叙利亚和利比亚等政局不稳定的国家。
      国际能源署在11月3日发表的一份简讯中说,苏丹对中国最大的两家石油生产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和化工有限公司——的石油日出口量,由2010年21万桶减少到2013年的8.4万桶。2011年南苏丹独立,对非洲国家政局稳定造成冲击,中国在苏丹的大多数油井也就此关停。
      随着国际社会对伊朗实施制裁,中国在伊朗总值140亿美元的投资也成为泡影。国际能源署称,2010年和2011年间,伊朗是中国第三大原油出口国,而2013年时,伊朗则下滑到第六位。
      为了确保能源供给以满足国家崛起对能源的需求,在能源资产方面,中国石油公司自2011年起,在全球总共投资730亿美元。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中国在超过40个国家有投资,控制全世界7%的原油出口量。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闻发言人曲广学,没有回答记者的两次电话询问。中国石化的新闻发言人,也拒绝对此做出评论。
      利比亚的战火让中国从利比亚的石油进口量减少逾三分之一。在利比亚推翻前总统卡扎菲的叛变中,中国紧急撤离35000名中国公民。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中国已经开始与利比亚新政府讨论2011年以前的合同问题。
      在叙利亚2011年石油日生产量下跌到53000桶之时,中国主要的石油公司也就此从内战频仍的叙利亚撤离。只有中化集团在叙利亚的工厂仍在开工,每天生产2500桶石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