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非并网风电发展或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1  来源:中国科学报
核心提示:非并网风电发展模式,既可解决电网调峰难题,把我国传统刚性电网变成柔性智能电网;又通过高耗能产业功能转变实现绿色化,推进产
      “非并网风电发展模式,既可解决电网调峰难题,把我国传统刚性电网变成柔性智能电网;又通过高耗能产业功能转变实现绿色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11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非并网风电与能源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在说到非并网风电成果推广意义时如是表示。
      作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非并网风电成果,如何更好地发挥在高耗能产业改造中的作用,成了本次大会的中心议题,吸引了国内外200多名专家 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到会。
      非并网风电是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研究员团队取得的国家“973”项目成果,它实现了将风能直接用于经过技术改造能够适应风电特性的高耗能产业,使昔日的“垃圾”——被弃用的电,成为百分之百可用电,而且还可在电网中起到非常好的调峰作用。
      世界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世界风能学会主席麦加德说:“每参加一次研讨,对非并网风电都有新认识。希望非并网风电能通过产业化推向世界。”
会上,顾为东率其团队的四位博士,介绍了非并网风电在电解铝、海水淡化、制氢、煤制天然气等行业的应用示范成果后,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面对专家们的提问,顾为东坦言,研究院在非并网风电科技创新上有长处,推进成果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好成效,但这仅是示范性的。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在改造高耗能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关键在如何实现市场化运营,而这方面却是研究院的短板。
      倪维斗认为,非并网风电等节能、减排新技术的推广,实施起来比较复杂。主要是涉及到经济利益问题,需要用商业模式来解决。
      顾为东表示,新能源创新技术助推高耗能产业改造,需要产学研的紧密合作,需要有远见卓识的金融投资家参与,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有良好的市场机制作保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