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民众,只要对我国的光伏产业有所关注,都会对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的弃光问题有所了解。用电难、送电难,对开发西部地区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光伏企业而言,转移“战场”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也随之迎来行业发展的春天。
目前,分布式光伏在欧洲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英国的能源部长曾说过,退休的人与其买保险,不如在家里做个电站。”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介绍,分布式光伏电站通常五六年就可以回收成本,而组件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5年,后面20年等于是家里有一个小工厂。
但在我国,目前仍是集中式光伏电站占主导地位。据介绍,截至2015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占光伏累计装机的比重仅为16%,84%都是集中式光伏电站。而在德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占比近80%,日本则近100%。
不过,随着近两年来我国集中式电站弃光问题越来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前景越来越被业内所看好。但在产业中心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市场需求不同,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产品设计,适应新市场的需求。比如,分布式光伏要走进千家万户,不但品质要好、效率要高、要安全,还要美观。
据了解,以前分布式光伏电站成本比较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链的成熟,每度电的成本基本可以降到7毛左右,再加上4毛多的国家补贴,很多分布式电站甚至比集中式电站更赚钱,一个小屋顶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大约投资二至三万元左右,每年收益大约10%左右,约五六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因此,这一市场将大有可为。
而政府也正在加大引导力度。根据我国“十三五”太阳能发展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增37GW地面电站、63GW分布式电站。由此可见,我国分布式光伏可开发利用的市场极为广阔。
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光伏发电还不能完全实现平价上网,预计未来3年,光伏发电成本可以降到5毛左右,实现平价上网;5年以内成本有望降到3毛左右,可以完全不靠政府补贴,实现与传统能源平等竞争。
不过,不必讳言,目前我国的光伏下游应用市场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国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要真正走进春天,还需要加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