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高铁施工更智能。今年3月,西安成都铁路客运专线中铁一局项目部引进“路基连续压实应用系统”,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加快了施工进度。
施工机械上的GPS卫星定位功能掌握碾压机所在的线路设计位置;机械轮碾上的振动传感器将碾压相关数据通过3G模块,传输到700公里外的成都系统后台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实时分析处理,又将数据迅速传输到互联网工作平台。这时,司机通过驾驶室安装的电脑屏幕、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终端或互联网管理平台可以看到相关信息。
这样的管理方式,既提高施工质量也加快了施工进度。如果施工现场出现违规操作或者压实数据不合格,显示屏和各个终端都会收到报警提示。
自3月以来,项目部在路基连续压实应用平台系统指导及协调下,碾压路基填料23万立方米,计1.35公里,折合层数52层。碾压工作效率提高了30%,同时使路基碾压面整体压实度无薄弱区域,一次性质量检测通过率达到100%。
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全长519公里,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也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大巴山区的高速铁路,预计2017年西成客专开通运营。 项目部总工程师赵红刚称,项目部在施工管理中,还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混凝土生产、物资管理等相关环节,在颠覆传统铁路管理模式的同时,也让铁路客专建设质量隐患无处隐形,大大提升了中国高铁的施工管理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