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期导致电力企业自发电量大幅减少,水力发电企业只能高价外购电,丰水期时,水力发电企业却只能贱卖“富余电”。
7月11日,西昌电力发布公告称,201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80%~100%。2015年上半年,明星电力盈利水平也出现逾15%的同比跌幅。
无独有偶,这一切都是“外购电”惹的祸。
2014年上半年,西昌电力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78.28万元;按照80%~100%的同比降幅,2015年上半年,西昌电力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也就在36万元左右,这一切都是“外购电”惹的祸。
西昌电力表示,枯水期只能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凉山供电公司购电,之后再供给用户,这块可以说是亏本的生意。
明星电力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也是受涪江来水减少影响,公司自发上网电量1.77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32%,致外购电量增加,外购电成本增幅较大。
西昌电力坦言,公司外购电是一个价格,外销电又是一个价格,但都是严格遵守政策的。电价都是发改委差不多都明文规定好的,上浮多少、下浮多少,什么时间段是枯水期,几点到几点是高峰时段等都是规定好的。
在枯水期时,国家电网高价卖电力给水力发电企业,等到丰水期,水力发电企业却只能向国家电网贱卖手中的电力,看来国家电网倒成了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