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工信部第四次喊话运营商要求“提速降费”,业内专家表示,大多数用户想要切实感受到“便宜”,起码等到明年底。
前三次工信部公开喊话后,三大基础运营商纷纷推出降费政策、优惠套餐。运营商的系列“降费”套餐,没有引来喝彩,反而遭到不少吐槽,网友质疑运营商的诚意,抱怨“雷声大雨点小”。
微博网友说,“大多数用户觉得降费才是真降费。”江苏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姚国章说,电信用户主体是低端移动用户,但三大运营商调资主要针对的却是高速网络或移动网络的高端用户,“大多数用户基本没感受到调费优惠。”
姚国章分析,老百姓要想真正感受到实打实的“降费”,起码等到明年底。也有专家表示,提速降费非朝夕之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宽带发展联盟理事长邬贺铨表示,“提速降费”必须遵循发展规律逐步推进,运营商承诺时限是今年底,用户不妨多些耐心,“‘提速降费’并不是一个简单过程,提速涉及投资、设备、人工等,特别是接入网部分,占运营商网络投资的50%以上。”
提速降费除了三大基础运营商“尚需努力”之外,业界普遍认为,工信部一而再再而三的喊话,效果还是不明显,业内人士表示,“关键还在于要创造条件让真正的市场竞争逼上门,到时不提高网速、不降低资费也不行。”业界和消费者都将希望寄托在渐渐引入宽带市场的民营资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