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于2014年11月6至8日在江苏无锡隆重举行。7日,在“2014国际光伏产业技术与标准发展论坛”中,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发部部长恽旻关于质量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建议开展光电建筑评价,希望通过“评价”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

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发部部长恽旻发表重要讲话
“2013年我们对青海地区累计100MW光伏组件进行抽检,发现有比较大的比例存在虚标,质量缺陷、外观缺陷、生产缺陷,其中有些是生产的问题,有些是安装的问题。”恽旻介绍说,运行1年的电站,有些光伏组件衰减率已经超过2-3%,某些甚至超过5%。原因是PID无效应,闪电纹、备办、密封胶老化、机械损伤等等。今年,在对江苏、浙江、广东等地20个屋顶分布电站进行风险监控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连接器发生熔断,接线盒内部短路、熔化,包括专门为分布式设计的汇流箱进水,还有施工当中所产生的问题,比如部分线槽进水,部分绝缘表层被破坏等等。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事故所造成的失效,比如说由于电站所在位置周边发生了类似于火灾等事故,反过来对电站组件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逆变器、汇流箱等等。实际的逆变效率不够,跟踪不到位;由于辐照度的突变甚至引起停机,这都是大型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恽旻还介绍了开展光电建筑评价(下称“评价”)的意义,并希望通过“评价”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据悉,“评价”包含了6个方面,分别是:1.和建筑集成一体化程度如何;2.系统运行可靠性如何;3.系统运行的耐久性如何;4.系统运行适应性;5.安全性;6.经济性。
在“评价”过程中,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单独评价,并且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等级。其中,控制项是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只有达到控制项,才有资格参与评价。而一般项则反映技术水平普遍达到的程度。最后,优选项则是鼓励一些对于设计、施工能力特别优秀、特别突出的企业能够通过一些技术革新,超越现在的技术指标,能够得到额外的加分,所以各个部分都以评分的方式进行。
“最终根据总分数评出一星、二星、三星,这种模式类似于在建筑行业推广非常成熟的绿色建筑星级评价的模式。三星等级是最高的,一星等级相对来说稍微低一点,获得星级评价以后会获得评价标识和证书,今后对光电建筑工程,在享受国家补贴、银行融资等等方面会优先享受这方面的优惠。”恽旻进一步介绍说,这个评价导则出来以后,在今年我们对5个系统集成商和十多个示范工程进行了试评价。比如说评价导则里面提出指标性的东西都需要提供三方报告,对于设计文件,你的样板工程验收都要提供验收报告、监理报告、设计资质以及设计报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