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电力互联催生电网发展新理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2
核心提示: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而当前电力行业迫切需要推动电力互联、产业互联的合力市场。互联网+与电力深度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而当前电力行业迫切需要推动电力互联、产业互联的合力市场。“互联网+”与电力深度耦合发展是电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电力电网的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欧美国家,电力与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合。不仅满足了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还创造了大量创业型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德国售电侧尤其是电力服务端的繁荣,和互联网、金融、通信等领域跨界融合密切相关。这值得中国电改借鉴。

2009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启动智能电网建设,“互联网+”与电力的发展特征已露端倪。如今,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网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

未来的能源管理将以能源互联网为基础,构建“源—网—荷”互动的区域型能源互联网络。从而降低用能开支,保障能源的持续可靠供应,确保终端用能安全,实现区域多种能源协调控制和综合能效管理。

在电力互联的推动下,智能用电将得到普及,电力将实现智能化应用。智能用电是用技术手段引导客户消费行为,为客户提供能效服务,使得客户合理用能,明显提升能效管理水平,实现“节能+智能”。

对于电力用户而言,电力与互联网的结合,可以帮助自己随时了解电力供求信息,更精准有效地使用廉价能源。对于电力质量有着特殊要求的电力用户,能源互联网服务商能够提供全套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随着电力互联的飞速发展,电力网络架构将发生变化,农网、大数据传输网、移动虚拟专网将随之出现。未来电力移动终端应用的明显增长,云安全终端系统将是大势所趋。电力移动终端应用将有明显增长。

电力互联催生的服务新模式,让电网发展理念发生变革。“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电能替代和“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绿色替代成为能源发展的主流,而智能用电、移动终端等的广泛应用将促进用电客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需求,对电网的能效平衡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知易行难。电力互联前端越简单,后台就越复杂。我们有了电力互联的前端意识,但真正要从信息“孤岛”到点对点集成,实际操作中仍有诸多复杂的工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