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对于核电新项目的动工一直格外关注。多项有关核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文件将会陆续出台,同时国家层面在拟定一份“核电重启计划”,目前正在征求意见。
对于备受关注的内陆核电的核准上马,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汤搏给予了明确回应:根据核电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不会核准内陆核电项目开工,“十三五”能否开工仍在讨论,目前无定论。
备受业内关注的核领域顶层法律《核安全法》最快或于2016年出台,据了解,《核安全法》目前立法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基本确定,主要包括核安全的目标、基本原则、部门职责、质量保证、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在核领域近期还有多项重要的政策或法规出台。国家核安全局正在拟定《国家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主要包括核电形势、公众的诉求等,主要从意识、观念和监管制度、准则等方面表明国家核安全局的立场和态度。
目前,人们对于核电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安全方面,特别是福岛核事故之后。中国大陆运行和在建核电厂基本满足中国核安全法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标准的要求,具备一定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安全风险处于受控状态,安全是有保障的。
我国未来的核能,可以考虑在确保经济性的条件下,采用“合理可行尽量高”的安全目标原则,核电厂在满足现有法规标准导则要求的基础上,将其作为核安全持续改进的基础,目前我国提出的“十三五”及以后新建的核电厂,将实际地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便是“合理可行尽量高”这一原则在消除场外效应方面的落实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