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光纤光缆过剩产能移国外消化或将成好出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7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国内众多厂家的纷纷进入,国内光纤光缆行业产能已经过剩。此时,将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国外消化或将成为国内光纤光缆
       近年来,随着国内众多厂家的纷纷进入,国内光纤光缆行业产能已经过剩。此时,将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国外消化或将成为国内光纤光缆企业的好出路。

在11月底于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亚洲高端电线电缆峰会上,亨通集团副总裁钱建林对我国光纤、光缆的产能作了预测。他表示,明年中国光缆产能或将达20000万芯公里,超出实际需求6000万芯公里;光纤产能或将达20800万芯公里,超出实际需求4100万芯公里。

面对产能过剩的现状,不少企业开始进入上游的光纤预制棒(简称“光棒”)产业,以此拓宽业务范围。但由于国内企业在光棒的工艺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能力等多方面还未达到国外先进企业的水准,因此光棒合格率不足、生产成本过高以及拉丝效率不高等问题时有出现。企业进攻光棒市场效果不理想,而从业内排名前几位的企业反映来看,拓展国外市场或将是更好的方法。

11月初,在武汉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上,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第一副总、战略中心总经理张穆,在接受电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光纤光缆行业过剩的产能单纯依靠国内市场是消化不了的,产品销往海外将是一条好出路。

在11月2日举行的中国通信光电线缆产业峰会上,富通集团副总裁徐建忠也表示,富通通过国际合作,在日本投资,在泰国建厂,加大出口力度的国际化之路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我国光纤光缆企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足够大的规模,企业技术及管理能力也增强了,国际理念和人才培养也得到了强化。”在亨通光电董事长高安敏看来,国内光纤光缆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开拓国外市场”这一想法已受到光纤光缆行业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一些专家甚至明确建议国内企业瞄准人口分布密集的亚太地区市场以及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南美等潜力市场。

国内光纤光缆市场产能过剩的现状逼迫企业去寻找新的突破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拓国外市场或将成为企业不错的选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