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册
《线缆经理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新能源:并购领域的“黑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01
核心提示:以往在并购领域表现并不突出的新能源,去年的表现可圈可点,获得众多投资者的青睐。2013年是全球太阳能产业涅槃重生的一年,传
       以往在并购领域表现并不突出的新能源,去年的表现可圈可点,获得众多投资者的青睐。

2013年是全球太阳能产业涅槃重生的一年,传统企业的杀入成为新能源并购市场的另一道风景。

以往在并购领域表现并不突出的新能源,去年的表现可圈可点,获得如巴菲特等投资者的青睐。太阳能产业并购异军突起,以及传统企业转型收购新能源业务,成为2013年全球新能源并购领域的两大特色。

太阳能产业并购异军突起

2013年,全球太阳能产业产能过剩,整合时机已成熟。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产能过剩日趋严重,曾经风光无限的太阳能产业几年前已步入寒冬,业内多家公司近两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在多数太阳能企业剥离资产的同时,一些企业却选择了反向操作,抄底太阳能产业。

去年初,巴菲特旗下公司斥巨资收购美国太阳能企业加州阳光电力的太阳能电站项目,该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设施,此次交易也成为世界最大太阳能并购交易。此举和太阳能产业的复苏迅速引起市场关注。

在股神眷顾的提振下,太阳能产业并购掀起了一轮高潮。在经历欧美“双反”调查、海外市场遇冷等一系列挫折后,中国太阳能产业正强劲触底反弹,2013年新增装机量跃居全球第一。增长意味着机遇,因此,中国成为全球太阳能并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太阳能市场一片萧条之际,中国最大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汉能控股集团张开收购大网。去年1月,该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对外证实,已完成对美国太阳能技术公司Miasole的收购,使得汉能控股在装机总量上超过美国公司FirstSolar,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薄膜发电设备生产商。

然而,太阳能业务收购并非只花落中国,世界其他地区也在上演收购大戏。

作为扩张计划的一部分,走在美国太阳能产业前沿的Solar Universe公司去年收购了GEN110。薄膜太阳能组件制造商First Solar则宣称,已从美国K路电力控股公司收购装机容量为250兆瓦的太阳能项目。

传统企业转型杀入

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和日趋微薄的利润,一些传统企业选择了转型,冲在最前面的是经营压力最大的日本家电企业。

如今,日本家电制造业失去了以往的辉煌,东芝、三菱和松下等制造业巨头全部陷入经营困局。为走出困境,其纷纷谋求战略转型,以减轻对家电业务的依赖。

去年1月,三菱收购了法国电力集团55兆瓦的电站,并因此进军法国。到2015年,三菱希望将其全球发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4.5吉瓦提高至6吉瓦,并将投资组合的20%分配给可再生能源。

其他一些企业也意识到传统行业的衰落,纷纷作出转型决定。

全球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专业公司帝斯曼宣布,已完成对SolarExcel公司的收购。SolarExcel公司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陷光技术,能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光电转化效率。通过这项交易,帝斯曼可进一步拓展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的技术产品种类。

电力工程巨头ABB集团则宣布,将以10亿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公司Power-One,后者是世界第二大太阳能逆变器生产商。ABB此时收购逆变器供应商是因为预见全球市场需求的转变,被产能过剩和欧债危机导致的疲软需求等负面因素影响的太阳能产业,将在新兴市场复苏。

当太阳能企业准备裹紧棉袄“过冬”时,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商宜家却逆势出击,与Mainstream Renewable Power公司达成协议,收购Carrickeeny风电场。宜家计划,到2015年在风能和太阳能项目领域投资15亿英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