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煤炭产业发展态势一路下跌,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库存增加,价格下滑,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部分企业减发、欠发工资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不久前公布的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报告显示,2014年前11个月,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4.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61.6%,企业亏损面达到70%以上。
煤炭消费比重的持续下降,使煤炭产业面对严峻的挑战。根据测算,2015年至2020年,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消费有望每年增加1亿吨左右。而我国煤炭产能已经超过40亿吨,在建规模10亿吨以上,远远超过需求量。
随着供求关系矛盾的进一步加剧,煤炭将进入微利时代,而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进一步白热化。韩建国表示,随着煤炭消费比重的下降,将有一大批落后产能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被淘汰出局,这有利于加快整个产业的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
能源国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说, “当前,煤炭产业的税收负担仍然高于全部工业平均水平。如加上行政性收费,企业的负担更重。根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的调研,目前煤炭企业税收增速仍然比全部工业平均利润高出3个点左右,煤炭企业的留利少于上缴国家的税收。从长远看,这对煤炭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煤炭产业管理部门应该严控已形成产能的集中过快释放,并加强科学产能的规划和形成;煤炭企业也要形成新常态下的新思维、创新发展新模式。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应该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